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通訊員李俊初) 李小龍樂園正式落成后,均安的文化隊伍里頭又多了一個支撐的元素,數來,如今的均安擁有了李小龍樂園、李小龍故居、倉門的祠堂古韻,當然還有大家所熟知的清末進士李文田,粵劇名伶李海泉等均安文化資源。然而,由這些元素組成了均安文化,卻少了一根互相聯系的線,他們既是同時存在,卻又是分散的。
雖然如此,關于均安文化的未來發展問題,不曾被均安甚至是順德人所忽略。原因是,均安擁有不少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昨日(5月20日),均安啟動“印象均安,魅力村居”紀實文學創作大賽,在這場啟動儀式里,一場關于均安鄉村文化發展的座談會亦同步開展。均安鄉村文化的發展方向與發展規劃,是這場討論會的焦點。
直擊現狀
均安歷史名人多,奈何花香不透墻
說起均安的歷史文化資源,市民未必能數出幾個來,相對較為市民所熟悉的不外乎是李小龍祖居、李小龍樂園等。然而,粵劇名伶李海泉,清末進士李文田、倉門的祠堂古韻、天湖的歷史傳說、鶴峰的名村建設等的歷史文化資源,想必知道的多少市民并不算多。
有資源,卻不為外界所知,也就是花開在均安,但花香卻沒有飄遠,這是均安歷史文化當前面臨的現狀。均安面臨的問題,均安鎮政府亦是明白的,為了給均安文化傳播切開一個突破口子,均安鎮政府組織了“印象均安,魅力村居”紀實文學創作大賽。對于大賽的目的,均安鎮黨委委員、宣傳文體辦主任伍時駿坦言,均安確實是希望借助這樣的活動,對均安文化進行再一次傳播。
“我一直希望有機會向社會推介均安13個村居,為村居找尋特色、勾勒群像,并潛移默化地提升村居的文化自信,提升村居的對外傳播力、知名度和美譽度。”這是伍時駿的希望,但是這個希望能否實現?對此,伍時駿表示,文化是長遠的事情,目前也正是在打基礎的時候,他稱自己要耐得住寂寞。
但是僅僅只是依靠這樣的方式進行傳播,是否足夠讓均安的歷史文化傳播出去?對此,參加座談會的與會者有著自己的看法。
建言獻策
建言一:深掘李小龍文化,建一座李小龍影視城
作為一位熟知均安文化的文化人,廣東省作協副主席、創作研究部主任楊克談到均安當前所擁有的李小龍資源以及自梳女歷史文化,他表示,均安對李小龍的內涵挖掘仍然未足夠,他認為,均安應進一步對李小龍文化符號進行推廣與發展。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散文文化學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鄧建華。在鄧建華的構想里,均安李小龍樂園應該緊扣當地經濟特色,比如說,可以引導均安工業生產李小龍樂園動漫版產品和玩具產品等。另一方面,他還談到,李小龍以其武術聞名全球,這是李小龍的優勢,同時這也可以是均安的優勢,他建議均安或者可以考試辦一所李小龍武術學院。
不過,在這次座談會里頭,鄧建華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建一座均安的橫店——李小龍影視城,以實現動漫和武術卡通的延伸。
建言二:均安村居文化建設,需要一個長期規劃
均安文化的發展,在佛山文藝雜志主編文能看來,由于文化呈現成果的時間較長,所以需要一個長期的規劃,并且,村居建設更要符合整體的村居建設規劃風格。羊城晚報首席記者樊克寧也認為,文化建設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更需要一個制度上的保障,要培養起自己的鄉土人才,才能使文化更有傳承和活力。
對此均安獨有的村居文化,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社科聯主席沈涌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將村居比喻成一條條線,各條線不斷地變化著,又不會彼此斷線。回歸到村居,沈涌認為是一種人性的回歸,對鄉村民風、和睦鄰里關系的追求;也是一種環境的回歸,充分發揮順德后花園的功能。
■征稿啟事
“魅力村居”紀實文學創作大賽征稿啟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