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拓產業,優美環境建小城”,這句在順德新城概念規劃國際競賽方案討論會上的專家點評,用來形容北滘工業設計發展布局同樣貼切。
短短兩年多時間,以順德工業設計園為開端,北滘工業設計產業迅速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園到城的突破發展,廣東工業設計城一躍成為中國工業設計產業園區的標桿,并在國際設計領域開始顯山露水。
作為推動全省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廣東工業設計城的發展受各方關注。方向定了,路如何走?邵繼民,這位親歷工業設計城一步步成長的最基層掌舵者,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定位全國性的“領頭羊” 提起順德的創意文化產業園,在廣東工業設計城外,還有大良和容桂。邵繼民卻認為三者之間不具備可比性,除發展方向差異外,“廣東工業設計城的定位是全國性的,在廣東工業設計產業發展中處于領頭地位。”
邵繼民的底氣來源于廣東工業設計城的發展實力,也與一份“省字號”的產業政策相關。2月下旬,醞釀已久的《關于促進我省工業設計發展的意見》正式出臺,這也是廣東首次以省政府名義發布的指導全省工業設計產業的政策。
邵繼民告訴說,在這份《意見》列明的重點任務中,第一條即是創建工業設計產業基地,重點推進廣東工業設計城的建設,把廣東工業設計城打造成為輻射帶動效應顯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設計高地。在他看來,這也是省里對廣東工業設計城發展方向與定位的明確。
他的想法是,以廣東工業設計城為基地,借助工業設計城成功的發展經驗,引領全省工業設計乃至全國工業設計的發展,進而推動珠三角乃至全省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這點在《關于促進我省工業設計發展的意見》同樣體現。到2015年,全省的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目標是培育1-2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設計企業,建成4個左右輻射帶動效應顯著的國家級工業設計示范園區,5-10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0個左右省級工業設計基地,100家左右省級工業設計中心。
走有自己特色的路 當前,工業設計產業在全國都尚處于起步階段,各地的工業設計園的發展幾乎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邵繼民認為,關鍵是走好適合自己的路。
在廣東工業設計城,已建立了六大公共服務平臺,包括交易服務平臺、金融服務平臺、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人才引進及培訓平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品牌推介平臺等。每個公共服務平臺的設立方式都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各具特色。
以人才引進及培訓為例,就有粵港產業創新設計中心開設的工作坊培訓班,以交流座談為主的設計沙龍,以產學研合作方式入駐的艾萬學研中心,正在籌建的專業教育機構——廣東工業設計研究生學院等。邵繼民強調,其考量標準不是聚集了多少人才,而是培養了多少人才。對工業設計產業的持續發展而言,后者比前者重要的多。
他說,廣東工業設計城還與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達成合作協議,建立動漫研發中心。北滘的制造產業基礎雄厚,現在又有設計資源,兩者完全可以整合起來,進行動漫衍生產品的設計研發與生產,為“順德制造”植入動漫文化。
邵繼民打造家居設計廣場的設想,同樣基于順德的家具、家電產業優勢。不過,這個家居設計廣場與一般的專賣店有所不同。“別人為顧客推銷的是業務員,我這里是設計師,給顧客介紹家具的設計理念,講產品背后的故事,為產品注入人文內涵”。
邵繼民認為,沒有文化的產品是沒有價值也沒有競爭力的。順德多數企業一直是做OEM為主,缺乏自主品牌。美的、格蘭仕等也只能算是國內品牌,國際品牌乏善可陳。他希望通過“順德設計”與“順德制造”的融合,以文化提升產品內涵,為順德創立國際品牌殺出一條血路。
打造創意文化發源地 目前,廣東工業設計城已引進國內外優秀工業設計企業50余家,設計師600余人,其中不乏德國紅點機構、韓國設計振興院等國際知名設計機構。在眼下的廣東工業設計城,每天都有新的設計在進行,每天都有新的產品在誕生,每天都有新的項目在推進。僅在2010年,園區的專利申請量超400件,開發的自主設計產品達到2000多項。
邵繼民表示,在數量的集聚之外,他更愿意看到的創意文化氣息的沉淀與發散。在他看來,單靠設計城,廣東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困難重重。如果以此為激活點,喚醒社會各界都來關注工業設計,關注廣東經濟轉型的可持續發展,這才是設計城發展的最大意義所在。
邵繼民說,設計是一種精神,可以改變生活,也可以改變世界。每年前來廣東工業設計城參觀考察的人絡繹不絕,他最希望的是大家能夠感受到設計的氛圍和魅力。今年7月,一場大型的動漫嘉年華將在北滘上演,游園會、原創動漫展覽、學術交流研討、優秀國產動畫電影展映、動漫主題夏令營等活動板塊,活動跨度約2個月,就是讓市民零距離感受動漫文化的魅力。
邵繼民還透露,即將興建的工業設計博物館,也是拉進民眾與創意之間距離的有力平臺。北京電影學院動漫研發中心內也會設置創意體驗館。“將來市民的業余生活,學生的寒暑假作業都可以放在館內進行”。
邵繼民的設想是,每個人都能在工業設計城內找到自己的需求。“在政府看來,這里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又一個抓手,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在設計師看來,這里可以展現自我價值,實現創業快感;在制造業老板看來,這里能找到企業發展提升的新思路和新途徑;在普通市民看來,這里是感受創意文化快樂的好去處”。
(本文首次刊發于《順德視角》2011年第五期總第83期第42—43頁)
(編輯: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