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左灘麻祖崗古貝丘遺址、古越遺風的賽龍舟習俗、“忠義儒林鄉(xiāng)”的石牌匾、紫云閣、貞女橋……這是古代給龍江留下的寶貴資源,而這些資源也組成了龍江的“兩龍文化”。昨日(9月1日)區(qū)委領導的龍江調研活動中,各專題調研組成員紛紛表達對龍江傳承嶺南文化的看法。
昨日,由順德區(qū)委常委、區(qū)委宣傳部部長、區(qū)文體旅游局局長梁惠英帶隊的專題調研組來到龍江,就傳承嶺南特色文化與弘揚順德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進行實地調研。
當日上午,調研組先后來到“龍江壹號家居創(chuàng)意中心”和“龍江仁園”,觀察家居創(chuàng)意產品并了解今年的發(fā)展情況,調研組還參觀調研了龍江仁園的書畫及人文景觀。
據了解,2009年,龍江鎮(zhèn)為了更好地保護龍江歷史文化遺產,成立了順德第一個鎮(zhèn)級歷史文化研究會,并啟動“兩龍文化”系列研討活動,例如重修兩龍鄉(xiāng)志、編寫村志,在學校、社區(qū)等地方舉行歷史文化講座等。由此,2010年年初龍江獲得“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稱號,而同在2010年中秋節(jié),繼26年后又是在龍江舉行全國五人龍舟賽。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稱號的獲得,重要的一方面是左灘麻祖崗古貝丘遺址的發(fā)現填補了順德境內尚未發(fā)現過先秦時期文化遺址的空白。另外,兩龍文化中,既有中原文化傳統(tǒng)、又有古越遺風的賽龍舟、自梳女等經過長年整合而形成的習俗,“忠義儒林鄉(xiāng)”的石牌匾、建于清乾隆時期的龍江七層文塔、見名于漢晉年間的紫云閣、清古民宅風格的仁園、建于南宋的貞女橋、千百年來源源不息的漱玉泉等歷史代表性建筑這些文化遺留也為該榮譽的獲得加分。
聽了上述回顧,順德區(qū)文體旅游局副局長梁國鋒還補充到,龍江拍攝的《家天下》、《我愛我家》等影視作品的做法非常不錯,也希望龍江家具融入文化因素建造一個更舒適的家居環(huán)境。有考察成員表示,可以根據龍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建議龍江建立一個戲院,以這樣的大型綜合場所發(fā)展文化,使文化融入生活。
對此,區(qū)委常委、區(qū)委宣傳部部長、區(qū)文體旅游局局長梁惠英也表示,文化發(fā)展要從細節(jié)抓起,從群眾的生活中開展,盡可能地讓眾多市民參與每一個文化活動,并通過文化活動激發(fā)社會活力,“以文化充實生活,群眾才更有城市的幸福感。”
□萬家長 通訊員 楊宏(編輯:平川)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