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剛到,杏壇龍潭書法義務培訓班就開班了,逢一三五都會迎來60多名大人小孩來此練習書法,翰墨飄香,成為每年暑假龍潭村的一大特色。
培訓班設在杏壇鎮龍潭村石橋坊酒亭內,啟創人名叫梁新國,是當地地地道道的農民書法家。梁新國介紹,來這里練字的孩子使用的毛筆、描紅本、白紙和墨汁都是免費的,這已經是他義務傳授毛筆書法的第十個年頭。最早的一批學生現已是在校大學生。
六十年練就“指書”技藝
梁新國今年73歲,是龍潭村地地道道的農民,讀書不多,但是對書法卻情有獨鐘。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里開設的書法班讓梁新國第一次接觸書法,從此拿著毛筆的手就再也沒有停過。
梁新國主學柳公權,隨著數十年如一日的練習,后集天下之大成,現在能寫八種字體。如今,梁新國的書法技巧可謂爐火純青。
除了使用毛筆得心應手外,梁新國還擅長用手指書寫,其指書造詣堪稱“佛山一絕”。梁新國告訴記者,自己39歲才在別人的“刺激”下開始練指書,“挨個手指試下來,反倒是小指最好使。剛開始練時,常常練到手指抽筋才停下來歇歇。”
在練習書法的同時,梁伯還把書法技巧運用到竹雕中,他將購來的上等茅竹,親自鋸料、破竹、打磨、雕刻、上墨,把費60多年之功的書法技巧運用到竹刻當中,筆法蒼勁有力、淋漓暢快。
暑期開班義務授徒
由于字寫得好,梁新國曾經擔任過村里的出納。2002年,考慮到書法技藝無人傳承,梁新國與村委會商量組織起免費的書法培訓班。據梁新國回憶,第一年開班在電視和廣播都登了廣告,由于是在暑假開班,一下子吸引了128名學生報名,這其中還包括了來自香港、澳門的鄉親。
“牛刀小試”就獲得認可,梁新國自此便有了更多堅持的理由,此后每年進班學習的人都在60名左右。今年培訓班自7月13日開班,每周的一三五早上八點半至十點半授課,除了龍潭村的孩子參加之外,還有北水和南朗等其他村,也有大良和容桂等其他鎮街的孩子慕名而來。這當中,不少孩子也已是這個書法班的老學生了。
梁新國介紹,對待每一名初學者他都是手把手從抓筆教起的,對于有潛質的孩子,梁新國還會專門到家中授藝,并且將他們培養成培訓班的“小老師”,協助自己開班授課。
現場:
酒亭約有300平方米大,平日里除聚會擺席基本都處于空置狀態,暑假里倒成了最多人關顧的地方。羅偉文今年40歲,是今年培訓班最大的學員,去年開始在這里學,由于來自湖南,羅偉文與梁新國的溝通存在問題,這讓她很著急。羅偉文說,她從小就喜歡書法,但沒條件,現在年紀大了學起來也比孩子們吃力。“很希望老師能夠專門給我做些指導。”羅偉文偷偷告訴記者。
陳秀靖今年六年級,已經是培訓班的小老師了,她從四年級開始就在班里學習,現在已經對書法有了特別的感情,每天都要寫一兩篇,現在還能在班里教其他的孩子,這讓她很有成就感。
記者還在酒亭的一角看到幾十幅書法作品掛在墻邊,梁新國介紹,這里面一部分是孩子們每天練習寫得比較好的作品,一部分是他的大弟子和自己寫的作品。梁新國承諾,每個畢業的學生都將獲得一幅他和大弟子的作品。(文/圖 記者盧凱陽)
(編輯:俊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