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小一匹的空調只賣一千多元,而如今商場里一件衣服或一雙鞋的標價動輒上千元。家電“賤價”,令這個行業遭遇發展的瓶頸,前幾年主要通過擴充規模來實現利潤的增長,但無形中埋下產能過剩的伏筆。在今年市場出現拐點的情況下,矛盾終于激化,家電企業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
多家家電企業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將是最艱難的時期。
銷量下滑
作為全球最大的微波爐供應商,格蘭仕65%產品出口。因此受國際環境影響尤為明顯。因歐美經濟不大景氣,格蘭仕今年出口下滑,盡管到中東等地開拓市場,但仍難以彌補歐美市場下滑的銷量。
“以前是微利,現在更難做。”格蘭仕一位市場負責人舉例說,一臺100美元的微波爐,客戶開信用證兩三個月后付款,因人民幣升值,這期間就減少了20元人民幣。“我們每個月匯率損失就100多萬元。”
不僅外銷,內需也不理想。過去幾年,在家電下鄉等政策的刺激下,格蘭仕內銷良好增長。不過,在今年國慶黃金周,格蘭仕在國內微波爐市場占有率增加了2個百分點,銷量卻同比微量下降,低于2011年中國市場增長20%的預期。
今年10月,三大白色家電產品的國內銷量全線下滑:電冰箱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4%,洗衣機的銷量同比下降8.17%;空調的銷量也同比下滑了12.11%。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中國事業本部副總裁王金亮認為,在市場下滑、成本上升、產能過剩三大壓力下,家電業不可能再保持過去幾年每年20%~30%的高速增長。
今年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國內外家電市場的增速明顯放緩,再加上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人民幣持續升值以及通貨膨脹等,這些直接影響到家電利潤。佛山市順德區經濟促進局副局長張鵬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以來順德家電業收入大約增長30%,利潤卻只增長了10%。
更嚴峻的是,順德這個“中國家電之都”過去一直依賴的土地、人口紅利已日漸消失。
“工人每月工資從幾百元上升到幾千元,土地每畝從幾萬元漲到上百萬元,銅的成本從1萬多元/噸漲到8萬多元/噸,而家電產品的單價卻在降低,一臺小一匹空調從幾千元降到一千多元。”順德家電商會秘書長賴曉明坦言,低成本、外延式的擴張難以為繼。
招工難也普遍存在。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今年春節后順德家電業一線工人的工資已漲到2200~2300元/月,但還很難招人。美的在順德的勞工缺口超過2萬人,格蘭仕的勞工缺口達1000多人。
急練“內功”
隨著營商環境的變化,順德家電業也在加速調整。
2010年,順德工業產值達5000億元(其中家電業產值2000億元),規劃到2015年翻一番。美的集團2010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計劃2015年達到2000億元,并躋身世界白電三強。格蘭仕去年的產值為375億元,準備2015年沖擊1000億元。
格蘭仕今年憑一款創新設計的圓形微波爐一改“價格屠夫”的形象。“我們不僅做299元的微波爐,還要做3999元的、上萬元的微波爐。”格蘭仕集團副總裁陸驥烈認為,急需在大規模、低成本制造優勢之上形成產品創新力,進而建立國際品牌競爭力。
為創建國際品牌,格蘭仕正在謀劃上市,2011年重組了兩大類電器,進行整合營銷,并投資10億元在全國2000多個縣城鋪開“一縣一店”的專賣店計劃,提升內銷比重。
美的集團今年更是大張旗鼓地推進“三個轉變”的戰略轉型:從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轉變;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從粗放經營向精益管理轉變。用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的話就是“在保持合理增長的情況下,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盈利水平”。
“何老板現在不喜歡聽銷售收入,喜歡聽有多少新產品。”一位美的人士說,技術創新被視作重中之重。今年10月,美的拿出2000萬元重獎科技功臣;投資4億元的美的制冷研究院正式落成;美的日用家電集團也將在各事業部內成立研究院,五年內投入5億研發資金。
何享健還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我們1000億產值,生產效率提高1%,就是10個億。”因此,美的正在各個生產車間推進精益制造。
像電飯煲車間,優化流程后,總裝線從140米縮短至32米或15米。32米的柔性生產線可以生產十類1200個型號的產品。同時,投入機械手和輸送線等自動化設施,生產周期由4天縮減至1天;每天的產能從5.5萬個提升至9萬個;人員同比減少757人;今年預計可降低成本9445萬元。
在國際化方面,美的將加大在新興市場發展自主品牌的力度。計劃到2015年,海外銷售占總銷售額的35%以上,其中自主品牌占出口額30%以上。目前美的在越南、白俄羅斯、埃及、阿根廷、巴西已有五個海外基地。
戰線外移
如今,美的在國內外已有19個生產基地。不僅美的,由于土地、人力資源的限制,順德幾乎所有品牌企業這一兩年均已跨出了向外擴張的步伐。安徽成為主要的承接地,蕪湖已是美的在順德之外最大的研發、生產基地;東菱去年在滁州拿了一塊過千畝的土地;格蘭仕也計劃在滁州上馬新項目。
“那邊的廠房今年年底就可以啟用。”東菱副總經理潘衛東坦言,“順德土地不夠,勞動力供應壓力大。”在滁州建新基地,一方面,可以接近勞動力供應地,“那邊的勞動力成本大約1600元~1800元/月”;另一方面,貼近內銷市場,滁州離南京只有40公里,便于輻射華東市場及長江流域,同時滁州基地也可以支撐部分海外市場。“出口業務仍主要放在順德。”
格蘭仕也是出于擴大內需的考慮,兩三年前開始醞釀在安徽開設新的生產基地,相繼與滁州、合肥簽訂合作意向,其中計劃投資30億元在滁州建設空調、冰箱、洗衣機生產基地及全國物流中心項目。不過,由于今年家電內需下滑超出預期,上述格蘭仕人士說:“生產外移的趨勢不變,新基地何時正式啟動要看時機。”
上游企業也聞風而動。做智能家電控制器的瑞德電子集團副總裁黃祖好說,順德今年的人工漲了30%,且難招工,特別是熟練的操作女工不穩定,因此也計劃到安徽尋找為當地家電產業配套的機會。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認為,安徽首先有區位優勢,是長三角的腹地;其次它承接產業轉移的招商引資力度很大,土地、稅收政策優惠;第三,這里原就有產業基礎,有西門子、美菱、榮事達等工廠,已成為承接家電產業轉移比較成熟的地區。
今年1~9月,合肥規模以上家電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46.7億元,同比增長49.6%。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的產量達4544.7萬臺,這四個產品總產量已超越順德、青島,居全國首位。
“順德、青島還是有人才、技術優勢,今后主要生產高端產品、出口產品。合肥作為中國主要的家電生產基地之一,產品主要內銷。”姜風分析說,“家電產業正從東部沿海向中部、再向西部轉移。除了安徽,成都、重慶等地區的家電制造業也在崛起。
順德區副區長劉小群表示,制造外移是好事,符合產業發展規律。未來,順德家電企業的總部以及結算、營銷、研發和品牌運營的中心仍在順德,“家電之都”不是看產量,而是看品牌集中度。
(編輯:大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