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消息 (記者郭允儀) 如果有699萬人跟你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怎么才能跑贏?今年被稱為是“史上最難就業年”,到底是誰造成的呢?面對這樣一個話題,網友“順德三劍客”認為“史上最難就業年,企業一樣有責任”。此觀點一出,立即在順德城市網論壇激起“浪花”。
就業難,難在“心態調整”!
如何讓全國699萬學子能遠離“待業”,學成“下山”,讓他們各得其位、各展所長?其關鍵還是學生的鍛煉。如果能回答網友“壹個LAO高”的問題“我們自己有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學習自己喜歡的事情,為將來做準備?”如果學生做到,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借口。
據記者了解,今年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部分行業起薪大幅“跳水”。整個就業環境比較嚴峻,不少網友認為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才是根本原因,要解決“就業難”,應屆畢業生要調整心態,“放低姿態,先學習”。
學校課,理論“走遍天下”?
對于更多網友來說,如今的教育更多是理論。網友“故城無故”就表示學校過多的“形式化的課程”,浪費不少時間和精力。“舞步回旋”也說在校期間,“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鼓勵”,扼殺了學生的鍛煉機會。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在質問“辦學是否淪為商業機構”?“sinone”感覺學校工作“就是閉眼生產質次價高的物件”。不少學校一昧擴招,熱門專業扎堆出現,沒有考慮實在教學內容,最終導致“市場供過于求,失業是必然的”。
門檻高,企業“不給機會”?
除了學生和學校問題,有部分聲音認為企業需要負責任,現在的企業對應屆畢業生提出過高的要求。其中網友“-陽光的背面-”對應屆畢業生要求是“期望工資4000的‘有經驗的’員工”,為了節約培訓成本要求有經驗優先。而“小龍傳奇”表示少數企業“不是211工程或985工程的學生不招”。
另一方面,面對如流水線上批量產品的大學生,企業并沒有在前期為大學生灌輸競爭力專業能力。“綠巨人”就表示企業為什么不走到學校里面,“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而順德社科聯副秘書長毛巴總也曾在媒體報道寫道“就業市場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機制,摒棄學校、性別、戶籍、年齡等就業歧視,才可能實現就業公平。”
■記者手記
“就業難、難就業”現象的產生,學生、學校、企業這三方面都有責任。學生存在很多的個人因素,不能把控。但是學校教育應該有意識去提醒學生在讀書期間不斷充實自己,另一方面,學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應該與社會的需求掛鉤,學校的教學應與企業加強聯系,企業要義務為學校提供教育培訓,雙方共同培養社會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討論通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