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走進監控室,實地了解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運作過程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環保監控設施進程不是我們關注的,我們最關注系統是否能夠讓企業達標排污?”昨日(7月10日),在環運倫教分局的監控室里,市民馬小華直截了當地表達了他對倫教推行的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看法。
市民走進監控室,看企業如何“控污”
昨日,環運倫教分局邀請了9位市民現場觀摩了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運作,這也是該系統自去年安裝以來首次面向市民,接受市民的監督。
記者了解到,該系統是倫教針對轄區內存在環保監控盲區和投訴重點的企業所安裝的一套環保監控系統。系統主要對企業環保設施運行狀態進行全過程的監控。
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有企業的環保設施不按要求運行,系統會迅速發出預警,讓環保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在網上隨時隨地掌握企業環保設施的全流程以及其運行情況。以排查出“小動作”較多的企業,對非法排污企業進行針對性有效打擊。
據了解,倫教轄區內中小型企業數超200家,目前,已接入系統的企業有64家,安裝了91套在線數據采集傳輸設備。監控的對象包括有涂料、噴漆、粉塵、廢水等。據了解,系統自運營期以來,受監控企業環保類投訴基本為0。
如何保證企業達標排污?建議安裝攝像頭
雖然該系統運行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市民并不完全“買賬”。在長豐苑一期業主委員會委員馬小華看來,倫教推行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不是說推行了就行,我們更期待看到系統所帶來的結果。”
馬小華所講的結果就是系統能夠讓企業達標排污。馬小華的期待也是其他市民的期待,順德區人大代表梁浩堯也提出:系統上馬后,有什么機制來保證企業按要求排污?對此,倫教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楊家樂回應稱,系統運行后,環保污染事件確實有減少,至少是使不少違法行為止于搖籃中。但由于系統運行時間仍然較短,要完全達到市民的期待,確實還有一段差距。
楊家樂透露,現時已掌握油煙濃度監測子系統、TVOC濃度監測子系統,未來將開發其他污染因子監測子系統、放射源監控子系統、污染源企業現場移動執法系統。還會進一步完善環保治理設施維護記錄預警功能,包括對企業治污設施及時維護的報警,保障設施治污有效性,現時正試點活性炭飽和度預警功能模塊。
最后,平臺系統還將引入建設項目環保審批系統,提高環保職能部門網上辦公水平,逐步實現傳統環保向數字環保、智慧環保的轉變。針對日后系統的完善,馬小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能否給企業排污設施的重要部分安裝攝像頭?通過視頻實時了解企業的檢測環節等情況。”
主動公開系統賬戶密碼,歡迎市民隨時查看
相對于馬小華的建議,退休干部、倫教環運分局的義務監督員梁艷桃則建議部門可以對受監測的企業實行制度管理。“能否參考企業安全生產的運作模式,設置環保責任人。企業一旦發現有環保問題,第一時間找責任人。”梁艷桃還建議,可以對責任人實行考核,強化負責人的意識。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倫教絲織廠退休工人潘佐,“硬件設備的監控確實很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人的意識要提高。”對此,潘佐建議,政府部門可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比如對企業負責人實行扣分制度,對企業進行監督。
對于市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環運倫教分局也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并與市民進行了互動溝通。此外,為使群眾更清晰轄區內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情況,增加環保監督公開透明度,該局還公開了該系統平臺登錄網址及公眾監督賬戶密碼。
市民可登陸網址,輸入帳號:guest,密碼:123456。市民如發現企業有偷排行為或對監控平臺有意見和建議的,可致電倫教城管分局受理專線:27333680。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