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在等待阿婆將牛雜撈到碗里去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蔡夏陽) 每天下午,當容桂小學的放學鈴聲響起,學校附近一輛飄著牛雜香味的手推車總會讓孩子們歡呼雀躍一把,他們手里的零花錢也爭先恐后地遞給手推車后的阿婆。而此時的阿婆常常忘記接過孩子們的錢,更多的是忙不迭地叮囑著孩子們“慢點,別燙著。”
等這一群群孩子逐漸散去,依然不時地會有20來歲的小伙姑娘來幫襯阿婆的生意。“我是吃著阿婆的牛雜長大的。”說這句話時,28歲已為人父的華仔手里還舉著一串滴著湯汁的牛雜。
62歲的阿婆有一群“外孫”、“外孫女”
昨日(7月23日),順德城市網記者在容桂小學附近見到阿婆的時候,阿婆正被一群“吃貨”圍攏著。一個放有兩個大鍋的手推車,鍋里煮著牛雜、牛肉丸、魚丸、香腸、蘿卜、青菜等食材,熱氣騰騰,他們一邊跟阿婆開著玩笑,一邊告訴阿婆自己喜歡吃什么,而阿婆像是他們的奶奶,將他們點的東西放在碗里邊,量很足,生怕她的這些“外孫”、“外孫女”吃不飽似的。“吃貨”們接過阿婆手中的碗之后,就屁顛屁顛地走到一邊的石凳上滿足地吃起來。
這些“吃貨”里,有買菜經過的家庭主婦,有穿校服的中小學生,有穿著正式的白領一族,還有一群將暑假聚會安置到了這里的90后學生。通過與大家的溝通,記者很快融入到了這個團隊。在他們口中,記者得知阿婆今年已經62歲了,在這條小路上已賣了18年牛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小時候在附近上學,阿婆的牛雜伴著他們長大。然而,這些孩子們長大了,阿婆卻老了,于是大家偶爾來看一下阿婆,照顧一下她的生意。
吃貨給阿婆捶腿,把阿婆逗得樂呵呵
“我們吃的不是牛雜,而是一種感情。”經常帶朋友來看望阿婆的小衛笑著告訴記者,他說其實阿婆煮的牛雜跟“孺子牛雜”是不能相比的,但是他還是喜歡來這里,每次來就像到了外婆家一樣隨便,還會跟阿婆講自己生活中的樂趣來逗阿婆開心,有時候阿婆忙不過來,他就會去幫忙收拾桌面。
穿著白色襯衣的華仔告訴記者,他已經有15年沒有來了,上次來是初中畢業和同學們一起聚會的時候,“我今天路過這里時剛好餓了,往這條小路走的時候看到阿婆居然還在這里賣牛雜,著實很驚訝也很開心,記得以前和同學們來,阿婆對我們特別好,而且牛雜很便宜,所以我們那個時候經常會來這里。”28歲的華仔一邊吃一邊回憶他和阿婆之間的溫暖畫面。
趁阿婆不忙的時候,記者和她聊到了這群“吃貨”,阿婆笑著說:“我這里的生意全是靠這些孩子給的面子才得以支撐下去,3年前在這條路上租下了這個鋪,才結束了我15年的手推車賣牛雜的辛苦生活。”據記者了解,阿婆每天可以賣出300元左右的牛雜,雖然還算樂觀,但是阿婆的身體越來越不好,阿婆拍打著她的腿說痛,身邊的小衛馬上給阿婆捶了起來,又把阿婆逗得樂呵呵的。
阿婆告訴記者,她自己的兒女一直勸她不要每天這么辛苦地賣牛雜了,但是阿婆擔心自己如果不賣牛雜,又沒有退休金,日子會不好過。當記者問到阿婆還會在這里賣多久的牛雜時,吃貨們都看向阿婆,“賣到賣不動咯。”阿婆笑說,吃貨們也都笑了,但是記者隱隱約約感受到他們對阿婆的那種掩飾不住的憐愛。
■記者手記
有一種愛,不需要表達,只需一個動作,雙方便能明白雙方的意思;有一種愛,不是血緣,深過血緣,不管你們有多陌生,最重要的是相互守候。有時候,把自己當成自己的陌生人,你就會知道自己是多么想要這樣的信任感覺。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