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婆看起來很有精神,笑容親切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楊媚) 皺紋布滿臉龐,雙眼炯炯有神,笑容滿面,說起話來中氣十足,你絕對看不出眼前的這位老人已經有77歲高齡。她就是曾被中央電視臺《長壽密碼》節目采訪的均安沙浦老火湯的煲湯婆婆——“三婆”歐陽少琴。
昨日(8月7日),在接到順德城市網記者的電話時,三婆很爽快就答應了采訪,并很貼心地告訴記者會在門口等待,“三婆”的熱情讓記者很受寵若驚。電話里的三婆聲音親切,中氣十足,一點也不像是77歲的老人。談到自己煲老火湯的情景將會在當天晚上10點央視CCTV-4《長壽密碼》順德一集中播出時,三婆表示,“到時也會和家人一起在電視前守候觀看。”
老火湯,講究的是耐心和火候
去年9月央視來采訪時,三婆煮了野葛菜煲生魚湯和木瓜煲魚尾湯,野葛菜是在自家菜地種的,摘回來后就在家里開始煲湯。三婆說到,這野葛菜有清涼解毒的功效,生魚又很有營養,他們都是從小喝到大的。“先是將野葛菜洗干凈,放進煮好的水里,把魚煎一煎走走油,再放一些蜜棗、冬菇等湯料,熬上一個多小時就行了。”三婆邊說邊用手給記者做示范,專業的態度比得上酒樓的廚師。
“其實木瓜煲魚尾是有比較久的歷史,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木瓜也是自己家種的,安全健康。放幾片姜片進去,燉出來的湯像牛奶一樣白,又滋補又有營養,我家里的小孩都很愛喝。常常喝對養生有好處,看我現在身體挺好。”三婆還笑著說起央視來采訪拍攝的時候,也是每人喝了一碗這樣的靚湯,大家都說很好喝。
說起老火湯,三婆一下子就陷入了往事的回憶當中,眼睛都散發出柔柔的光:“以前那個年代人們都很窮,經常都是上山砍柴扛回來燒,用瓦罐來熬湯,把豬骨頭和一些湯料都放進去煮,一煮就是兩個多小時,時間長到把骨頭熬爛,一股腦的都吃下去。現在有錢了,都只挑湯來喝。”現在的人富裕了,只喝湯,而且用火煲出來的湯遠沒有以前用瓦撐熬出來的那么味濃,有滋味。
熬的是湯,也是對家人濃濃的愛
從18歲嫁到夫家開始就學煲湯,到現在曾孫都出世了,三婆的湯伴隨著四代同堂的生活,融入了三婆對家人濃濃的愛意。在采訪時,三婆還拿起旁邊的全家福,指著里面的人對記者說道:“這個是我的大兒子,現在在沙浦居委會工作,這個是二兒子……”滿是笑容的臉上看出這位老人家對家人的愛意和暖暖的幸福。
說到自己對于煲湯的情感,三婆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神情就像是和別人分享她的寶貝一樣:“其實我是均安天連人,從小媽媽就很會煲湯,到我出嫁后做了媳婦,自然就承擔了煲湯的任務。在順德,很多女人都是這樣的,誰沒有拿手的一鍋好湯呢?”這讓記者一陣感慨,都說老火湯的歷史就是廣東女人的歷史,這句話說得真沒錯。
在順德,其實有很多像三婆這樣用自己的愛熬成一鍋湯,為家人默默守候的人,這不僅是養生湯,還有把家人的愛融入了美食當中,也體現了順德這座以美食出名的城市,不僅美食好,還有人們濃濃的情意。“下班了,我要回家喝湯。”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話,也是家人對自己的一種守候。
■記者手記
三婆的煲湯史相信也是順德女人甚至廣東女人的一種代表,在外工作的時候,再苦再累,想到家里有一鍋暖暖的湯在等著自己,那是家人對自己愛的體現,是一個女人對于家庭的付出,一種守候,守候老公回來,守候子女歸家。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