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華為企業代表們講解生產現場管理的優勝之道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林仲儒) 一線生產員工的工作效率總是難以掌握;生產成本也難以有效地降低,怎樣才能提高生產車間的生產效率、如何加強對90后員工的管理和培養呢?
帶著這些問題,順德區惠美莊材料實業有限公司企業代表潘志榮昨天(8月30日)去到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參加由大良經促局主辦的《精益化時代下,企業如何突破現場管理瓶頸》的講座。當天共有30多家企業,約140名相關負責人到場聽講。
在當天的講座上,順德生產力促進中心講師孫海華把企業的生產現場管理干部分為多個“面譜”,先是“職卑權微工作雜”、接著便是“多年媳婦熬成婆”,接著還有“忙盲莽茫茫茫茫”等。他表示,建立服務于班組的企業機制和完善企業的監督與考核機制,對打造良好的工作小組十分重要。
“他那句‘多年媳婦熬成婆’真是說到我心坎去了。”順容電器副總經理姚筱清告訴順德城市網記者,她以前沒認識到基層干部角色的重要,但現在知道要提升管理水平就要顛覆原有的觀念。她認為花一天時間來學習相當值得,因為聘請一個企業講師到工廠內這樣講一場就得1—2萬元,中小企業難以承受。
■現場問答
招工難的根源實為留人難
講座上,孫海華并沒有單純地只作演講,而是用問答的方式讓企業代表充分參與進來。有企業代表問道招工難如何解決?
孫海華認為企業并不是真的招工難,而是留人難。因為大多數企業真正的用工缺口只是幾十人,但每年都能照進幾百人,到最后卻留不住幾十個人。他認為班組長為新員工作合理的引導,讓他們感受到工作的前途最重要,那樣才能留住人,也就不用為經常要出去招工而煩惱。
“一件流”解決績效難題
潘志榮問道,順德企業現在流行的計件算績效的方式,大團隊承包制會使得員工有吃大鍋飯的依賴,小團隊承包制會造成各部門相互搶奪資源難以形成部門間合力,不知怎么解決。
孫海華表示,這實際上是制度的缺陷,他還是推薦大團隊計件的方式更好,在此基礎上使用“一件流”來解決矛盾。
所謂“一件流”,是指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的整個制造加工過程,每道工序最多只有一個在制品,產品始終處于不停滯、不堆積、不超越,按節拍一個一個地流動的生產方法。它最大的優點是避免批量質量缺陷,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工序的互檢較容易實現,質量與速度都能得到保證。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