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羅仲培)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大學新生踏上新的求學之旅。大學新生從萬事靠父母的高中生成為開始擁有財務支配權的“自由人”,要如何著手理財,也將是他們大學生活的一項必修課。為此,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了多位在校大學生的理財經歷后,咨詢了相關理財專家,希望能為大學生的開學理財生活提出點有用的建議。
案例一:不到3個月花費5000元
今年讀大二的陳媛,是順德陳村人。回想起大一剛入學的日子,陳媛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根本就沒什么理財概念,感覺脫離了父母的監管,好自由,拿著幾千塊很快就花完了,三個月就窮得‘響叮當’了。”
按照每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陳媛的父母把一個學期的生活費5000元一次性交給了她。高中的時候,陳媛專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很少關注自己衣著。但是踏入了大學生活,看到身邊女生時尚的穿著,燃起陳媛愛美之心。“基本上每天都在淘寶買衣服、鞋子還有化妝品,而且經常跟朋友去唱歌吃飯,都少不了要花錢。”陳媛說,不知不覺間,不到三個月就花光了5000元的生活費。
無奈之下,陳媛只好打電話向父母求助,“他們問我錢都花哪里去了,我只好騙他們說報名參加等級考試,用這樣的方式騙他們,我覺得很內疚。”
支招:用預支遏制胡亂消費
大學生們的社會經驗不足,往往對未來沒有一個很好的經濟規劃,沒有危機意識。因為一直以來形成了依靠父母的習慣,所以忽視理財習慣的培養,缺乏儲蓄意識。對此,農業銀行金牌理財師徐素芳就表示,家長給孩子生活費和零花錢時應掌握一定技巧。
首先,剛擁有財政自由的孩子,自制能力較差,家長把一個學期的生活費一次性交給孩子要謹慎,“對于新生,我建議家長按月給比較合理。定一個時間,例如每個月的一號,就把生活費打到孩子的卡上,像領工資一樣。”
此外,徐素芳還表示,孩子沒錢就給是錯誤的做法,這樣無法讓他們產生危機意識。 “父母要跟孩子約定好,如果這個月預支了500元,下個月就少500元,以此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這一點,用在大學生身上也不為過。”
案例二:半途而廢的理財
與陳媛不同,今年也是大二的陸少杰,剛踏入校門時就做好了理財的準備,但是說起自己的理財過程,少杰也不禁搖搖頭說:“ 有理財之心,沒理財之道,一個月下來,還是沒剩下錢,有的時候還要找朋友借一兩百。”
少杰是一個攝影愛好者,雖然很想擁有一臺單反相機,由于家境一般,他始終沒有向父母伸手。“父母賺錢也不容易,本來計劃每個月從生活費中攢下兩三百,自己買一部相機。可是有的時候同學約去玩,經常說不去顯得很不合群,雖然是AA制,可是次數多了,也是一筆大開銷。”
加之,男生經常要顯示紳士風度,“偶爾請班里女同學吃個飯,唱個歌,其他男生都這么做,我一個人不這樣顯得我很小家。”少杰說。
理財有招:每日記賬,劃出資金
大學生容易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進行超前消費,對自己生活的收支沒有合理的規劃。徐素芳表示,大學生不僅要有理財之心,還要有理財之道。
“正確的理財資金的籌備應該是:支出=收入-理財,即每個月先將理財資金先劃出來,剩下的才用于消費,那自己的消費就有度,做到理財規劃與消費倆不誤。” 徐素芳表示,少杰是看每個月剩下多少錢才用作理財,理財資金=收入-支出,收入不知不覺都變成消費了,所以到頭來無財可理。
“我們個人理財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記賬,每日花幾分鐘,將自己的收支情況記下來,你腦子就會很清晰你的每一分錢的去向,翻開賬簿,你會明晰你的收支明細,你會發現你的消費習慣,那些錢該花,那些錢不該花,一目了然,慢慢就能改變你的消費習慣。” 徐素芳表示,大學生還可以通過記賬的方式節源,但是記賬一定要持續,不可以中斷。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