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陳琴琴 見習記者鐘賽花、羅仲培) 無論世界多么功利,生活多么清貧,時代多么浮躁,人心多么淺薄,您從不放棄對淡泊心境與唯美人格的追求;您始終堅守著孜孜不倦的本質,以華麗的思想堅實我們人生的歷程,以澎湃的思潮蕩漾我們心湖的池景;縱使歲月如梭,您燃起的文明之光卻一直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不曾熄滅。
為紀念全國第29個教師節,順德城市網記者特別采訪了三位見證每一個教師節的教師,讓我們一起回味最讓他們感動的教師節瞬間。
■感動篇
一張藍色賀卡,成為最珍貴的禮物
主角:倫教中學謝銀根老師
看到學生送給他的禮物,謝銀根老師都覺得很欣慰
襯衫、中褲、涼鞋,謝銀根老師穿著的休閑和隨意,并沒有讓人覺得有過多的拘謹及嚴肅。第一次見謝銀根老師是在倫教中學的圖書館內,謝老師告訴記者,圖書館就是他的辦公室。早上6點多鐘上班,晚上7點以后下班,對謝老師而言已經習以為常,學校已成為他的第二個家。
從教30年,這是謝老師度過的第29個教師節。“有沒有節日都沒關系,能成為教師就已經是一種光榮。”談起教師節,謝老師不禁為自己的職業覺得自豪。回憶以往度過的教師節,一張藍色的賀卡讓他感動至今,這是謝老師進行過演講輔導的女學生送的。
“教師節那天,她出現在我的面前。莞爾一笑,送我一個精致的賀卡。”謝老師告訴記者,由于當時忙著去上課,所以他并沒有立馬收下。“我之前也收到不少寫滿‘祝老師教師節快樂!’之類敬語的賀卡,所以當時不大在意。”謝老師稱,受到拒絕的梁同學并沒有立即返回教室,而是更加堅定地把賀卡遞給自己,于是他便收下。下課后,他才打開賀卡,“親愛的謝老師,我們都愿意相信,陰霾總不會占據整片天空的!”這段秀麗的藍色筆跡令謝老師頓時眼角潮濕。
“幾年來,我從未被一封賀卡打動過。”謝老師告訴記者,由于女兒患癌癥,在2010年他不幸痛失愛女。“在那過去的8月、9月,是我唯一用眼淚浸潤的兩個月。”謝老師說,他從未告訴過梁同學關于他家的事情,這張卡片,對他而言是意外的收獲。梁同學的這張賀卡,不僅給了他精神上的鼓勵,同時也給了他一段感動至今的回憶。
“其實現在的老師并不在乎學生送不送東西,只要孩子們能把成績搞好,學會做人,就是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在謝老師的心里,學生的成長進步就是給他最大的禮物。“現在這些學生逢年過節也還是會回來看看我,送給我一些并不昂貴的小禮物。對我來說,這些都是一份珍貴的心意。”謝老師看了看桌上學生送給他的禮物,欣慰地笑了。
■勵志篇
一句勉勵之言,學生為之奮斗十年
主角:南環小學王聚英老師
容桂街道為30歲以上教齡的老師頒獎
第一次看到王聚英的時候,你完全想象不出她已經教學30余年了,精致的妝容,嘴角看著似乎隨時都帶著一股笑意,讓人一看就想去親近。
有老師笑說,30年教學生涯,自己從一個活潑的清新女孩,變成了現在的“殘花敗柳”。說到自己的教學生涯,王聚英老師坦言曾經倦怠過,想過要放棄,但是想到孩子帶給自己的快樂與感動,想著教師這份職業所帶來的成就感,就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做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30年已過去,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中,第一次教師節的場景已經有些模糊,但王老師還依稀記得自己第一次過教師節的收到的禮物。“那是學校發的一個小提包。對于當時才剛參加工作的自己來說,收到禮物特別的開心。還有學生自制的紀念卡。”
然而最讓王聚英感動,使她印象深刻的就是今年收到的一位近十年未曾聯系的學生的電話。“學生打電話跟我說:我沒有給你丟臉,我現在做的每一個工程都是世界一流的工程,雖然你教的東西我已記得不太清楚,但是你跟我講過的一句話影響了我一生,開學第一天,你說聚集天下英才而育之,其樂無窮!在你眼中,我們所有人都是英才。”
正是基于這樣的一句話,那名學生奮斗多年,消失了多年,終于在此刻打過電話來。“那一刻,我很激動,不管做老師有沒有績效工資,補課只有一塊錢一個小時,照樣做老師。學生的這個電話,讓我覺得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這不是工資所能代替的。”說到此刻,王老師有著自豪、有著感動。
■感恩篇
一個90度鞠躬,教師生涯因此無悔
主角:羅定邦中學楊家林老師
楊老師認為只要大家尊師重道,每天都是教師節
今年51歲的楊家林老師,是大良羅定邦中學的一名政治老師,從1983年開始執教,他已走過了30年的教學生涯,也見證了教師節從無到有的過程。
在楊老師的印象中,我國首個教師節沒有紅地毯,沒有表彰,沒有鮮花,也沒有禮物,但楊老師卻用了6個字形容:“很意外,很驚喜”。楊老師說,雖然首個教師節的慶祝僅是公園的免費游玩,但教師節的誕生,卻代表老師不再是“臭老九”,“這代表國家和社會對老師的認可和尊重,心里很安慰。”楊老師綻開了自豪的笑容。
楊老師說,老師既是一名工匠,也是一名藝術家,“我們像工匠一樣勤勤懇懇的工作,也往往能像藝術家一樣塑造出別具匠心的藝術品。” 回想起29年的教師節,楊老師覺得最能打動他的,不是寫在祝福卡上略顯夸張的祝福語,而是學生在進步后不忘老師們曾經的付出。
1998年冬天的一天,楊老師正和幾位朋友在路上閑聊,朋友們打趣地問楊老師是什么力量讓他堅持這么多年的教師生活,楊老師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這時候,一位女生從對面馬路跑來,立正身姿,朝著楊老師深深的鞠了一個90度的躬后,沒等一行人反應過來,又匆匆的跑開。
原來這是楊老師97屆的學生,在楊老師的教導下,她最終以619分的高分考入了北京師范大學,那一鞠躬是對老師的尊重,是對老師付出的認可,是對教導的感恩之情。“自此以后朋友們再沒有問過我為什么要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因為這一鞠躬就是最好的回答。”楊老師說。
對于楊老師而言,教師節只是一個日期,相對于每個人都把尊師重道放在心上,其他的一切不過是一種符號。“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尊師重道,每一天都可以是教師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