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博物館內收藏的文物《金三彩石榴紋枕》(圖片來源順德區博物館)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林仲儒) 有寶貝別藏著掖著,show出來,讓大家知道順德區到底有多少可移動的文物。昨日(10月15日)下午,佛山市順德區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培訓班在順德區圖書館內舉行。
此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是由國家同一組織、在全國范圍內舉辦的普查。普查對象是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單位、國有控股企業等各類國有單位收藏的1949年或以前的文物。
培訓班上,先是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體旅游局副局長梁國鋒解讀了有關可移動普查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隨后,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副站長林銳、廣東省博物館首席攝影師劉谷子先后講解了文物認定的規范和程序等知識、信息采集的技能、文物攝影技術及要求等專業知識。
此次文物普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全區現存國有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布、保存和使用狀況,并基于此而建立可移動文物信息管理平臺和保護制度。“此次普查的原則,是只做摸底,不改變權屬現狀。大家不用擔心文物需要上交,只作了解而已,希望各部門積極配合。”梁國鋒說道。
據了解,目前存放于順德區博物館內的可移動文物共有6000多件,類型囊括玉器、書畫、銅器、陶瓷等,如《金三彩石榴紋枕》、《明龍泉刻花瓣口盤》和《清黎奇牧牛圖軸》。
■釋義
可移動文物
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通過的《關于保護可移動文化財產的建議》中指出,可移動文物指作為人類創造或自然進化的表現和證明并具有考古、歷史、藝術、科學或技術價值或意義的一切可移動物品。
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單位以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或民間收藏。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