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周楚儀) 孩子問:“城市什么時候是安靜的?”老人答:“有時間自己一個人出去走走。”故事的最后:孩子只有在夜深之時,才能感受到城市角落里點滴的安靜。
如今順德的美城行動正在穩步推進,“凈化工程”成績喜人。然而,城市“靜化工程”卻鮮有亮點。在喧鬧的城市里,享受安靜似乎成了一種奢望。
前不久順德大媽跳廣場舞打擾民居被聲討,今天又有殘疾賣唱者不幸“中槍”被投訴。除此之外,還有臨街店鋪播放震耳欲聾的音樂打廣告,令路人匆匆而過避之不及;深夜營業的食肆里食客們推杯換盞的高聲談笑,惹來周邊住戶的責罵......
一個接一個被報道曝光,于是城市噪音又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人們的眾矢之的。誠然,噪音污染早已成為城市環境的一大公害。聲音作為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治理噪聲污染,構建宜居環境,已然成為人們強烈的呼聲。
雖說聲音是個無形的東西,人們不可見不可碰,但是“簡單一點”認為,對待噪音,相關部門不能放任不管,并稱治理噪聲污染,不僅是市民的愿望,更是相關部門責無旁貸的重任,因此必須切實挑起這個擔子。
有時候,噪音之所以能這么“猖獗”,并非無法管。記者了解到,國家的環保法規對噪音的管理和處罰早有明確的規定,但現實中人們很少看到制造超標噪音者受到管束和處罰,這無疑造成了對噪音制造者的放縱。
因此,不少網友呼吁: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大對噪音污染的監管執法力度,嚴格懲罰遏制噪音污染,讓噪音制造者在付出違法代價的同時增強守法意識,還市民安靜和諧的生活環境。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總有一些東西的產生,與人情相悖、與自然相悖。”“格力士”這樣表示,“那么這個時候,就要依靠大家自覺維護我們的宜居環境。”建設及維護安靜和諧的生活環境,我們既是責任者又是受益者。同時,引導公民提高文明素質也不可或缺。在公共場所做些防噪音的提醒和公益宣傳,這對文明習慣的養成也大有益處。如“傻妹子”所說,一個有溫度的城市是不應該常用法律法規來克制市民的行為的,只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體諒。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