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評選引發了順德網民極大的關注熱情,8萬多市民參與了網絡投票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鄧云) 昨日(12月11日),記者從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獲悉,2013順德年度公益組織及2013順德年度公益人物,在經過順德城市網廣大網友投票及專家評審兩個階段的綜合考量后,獲獎名單已火熱出爐。
年度公益組織中,獲獎的十大組織分別在文化、慈善以及社會服務等領域,堅守著自己的運作理念和運作宗旨,并積極主動的開展了許多創造性工作,為打造幸福順德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而年度公益人物,既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家和公司負責人,也有來自我們普通人身邊默默付出自己公益之心并付諸行動的“草根英雄”,他們都以自己的盡力所為,為順德公益事業的推動與發展釋放著自己的光熱,有場面宏大的慈善行動,也有平凡樸實的愛心釋放;有扶貧濟困的感動,更有走村入戶的溫暖。
無論是獲獎的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物,還是沒有獲獎卻依然在默默公益著的人們,都在歲末的冬季給了我們值得尊重的公益熱度,讓我們的生活平添了幾許溫暖,更讓我們的城市在公益之光的照耀下愈加燦爛!
感謝他們,感謝公益的力量!
以公益之名,讓我們的愛愈加濃郁,讓我們的心更加靠近,讓城市更加美好!
■2013順德年度十大公益組織事跡簡介
北滘青年文化交流協會:
建音樂創意平臺
北滘青年文化交流協會,依附于北滘文化藝術中心這個交流平臺,是一個致力于發展青年文化的公益社會團體。通過開展各類青年文化活動,構建一個融合了音樂、創意、交流的平臺,豐富廣大青少年的業余生活。
協會通過北滘仲夏音樂節系列活動等形式,搭建了一個青年文化交流的平臺。單是音樂節之音樂達人秀活動就持續將近兩個月,包括4場初賽,1場復活賽,1場總決賽,來自全省20多支樂隊參與。活動在順德乃至珠三角地區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熱議。
大良愛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愛心送餐”惠澤長者
大良愛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搭建服務平臺,發動熱心人士,為居家老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其中,“愛心送餐”就是一項典型的社區家居養老服務,解決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問題,推進老年事業發展。
2009年,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起全區首個長者平安鐘服務系統。2012年,該中心再出創舉,首推“愛心廚房”免費送餐服務,發展至今大良已有80多位獨居、孤寡等困難老人能享受到這種貼心服務,贏得了各界贊譽。2012年“愛心送餐”服務被順德區創新中心列為創新項目獎。
大良慈善會:
創出公益慈善新道路
大良慈善會自社會化管理以來,貫徹社會化建設、陽光化管理、多元化募捐、品牌化經營、個性化實施、人性化回饋的經營理念,探索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道路。
自2008年以來,大良慈善會累計募集到的資金達五千多萬元,年均收入為1000萬元,開支善款3171萬元,援助困難家庭十萬戶(次);愛心超市接收的各種物資折合人民幣達四百多萬元;惠及大良地區近三萬戶的貧困家庭,為大良構建和諧福利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2年,大良慈善會被評為佛山市順德區5A級社會組織。2013年獲評佛山第二屆公益慈善團體“紅玫瑰獎。
大良順心社工服務中心:
專業服務惠及數萬個家庭
大良順心社工服務中心是由大良社會工作局批準注冊的順德本土社工機構。由一群熱心公益、精通心理學的心理咨詢師和社工等專業人士組成的優秀團隊,也是順德首家以“講師+社工+心理咨詢師+專業義工”為核心團隊的專業社工機構。
順心社工服務中心主要以家庭教育服務為核心,從2007年至今已惠及數萬個家庭,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評價。順心社工服務中心還推出了各種主題的公益活動,以及與順德電臺聯合推出《工會故事》欄目,為市民、企業員工搭建平臺,提供心理健康知識交流及心理咨詢。
容桂心聲熱線援助會:
聆聽心事,排解煩憂
容桂街道心聲熱線援助會是2012年7月22日由熱心本轄區公共事業和慈善事業的具有專業水準的個人自愿組成的地方性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為實現志愿者會員“助人自助,共同成長”的共同目的,依法從事非營利性的情感、心理熱線、心理咨詢服務。
心聲熱線開通以來,志愿者利用專業知識為有心理咨詢需求的群眾及時疏導危機情緒和普及健康的心理知識,提供值班服務時間達1176人次2880小時,直接受益群眾約5000人。在容桂社工局的督導評估中,取得優秀的考核效果,另外還入選容桂2012突出貢獻獎的提名獎,獲得順德區婦聯的表彰鼓勵。
容桂總商會:
5A級社會組織投身公益事業
2012年10月,容桂商會正式升級為容桂總商會。同年,容桂總商會成為順德區5A級社會組織,成為順德區首個通過社會組織最高等級評估的鎮(街)一級綜合性基層商會。
在公益慈善事業方面,容桂總商會積極參與,并樹立了樂善濟困、熱心公益的健康形象,如今年年初劃撥約2.4萬元為容桂“雙到”扶貧的困難戶訂閱報刊;劃撥20余萬元用于為9戶容桂困難母親、兒童修葺危舊房;劃撥120多萬元專款,用于容桂公辦幼兒園蓓葒幼兒園的改造升級。
容桂總商會先后榮獲“順德容桂慈善捐贈突出貢獻獎”,“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順德慈善會:
讓南國小城愛心涌動
順德慈善會是順德首個合法登記的慈善機構,是順德區5A級社會組織。自1993年成立以來,順德慈善會一直致力于推動順德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從2007年至今,順德慈善會累計籌款(含物資折價)約3億元。其中,用于本地救助1億多元,受惠群眾15萬人次;用于支持國家扶貧濟困、賑災等2億多元。
成立20年以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順德慈善會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如2010年獲特邀參加由廣東省政府主辦的全民公益論壇,受到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的親切接見。2012年榮獲佛山首屆公益慈善盛典頒發“公益慈善之星?紅玫瑰獎”。
順德威權康復服務中心:
為殘障孩子撐起一把傘
順德區威權康復服務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順德區殘疾人聯合會屬下的專為殘疾人(尤其是學齡前兒童)提供醫療、康復、教育、托養服務于一體的福利機構,同時也為順德區的殘疾人士提供全面而優質的社區康復服務,并協助殘疾人士在身體機能、心智、社交及靈性上的發展,締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協助他們積極融入社區生活。
由于工作成效顯著,威權康復服務中心被評為廣東省二級“智力殘疾兒童康復機構”、二級“肢體殘疾兒童康復機構”、三級 “孤獨癥兒童康復機構”。
順德星宇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致力推動鄰里和諧相處
星宇的服務團隊自1999年開始承辦社會福利機構,服務社會。14年來堅守“助人自助、全人發展、服務社群”的宗旨,至今已有10家獨立注冊的法人登記機構合共22個服務單位,2011年3月由星宇團隊管理的順德本地幾家社會福利機構逐步合并成立順德區星宇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為多元化的慈善服務機構。
星宇服務地點分布在大良、容桂、杏壇、北滘、均安和勒流,在不同鎮街,參與組織過不少活動。今年,星宇還承接了一個順德區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的課題研究任務,為順德區社會企業發展研究提供參考性資料,尋求本土化發展社會企業的途徑。
順德陽光公益攝影中心:
用鏡頭傳遞愛心
順德陽光公益攝影中心于去年6月成立。組織主要由拍照和DV攝像兩部分組成,并由義工協同,拍攝范圍主要聚焦于社會基層,以及公益慈善機構舉辦的慈善活動。組織以各地攝影愛好者自愿加盟形式,以支持社會公益慈善為目的。
目前,陽光公益攝影中心的公益攝影師約450人,義工約150人,以順德本土愛心人士占絕大多數。成立以來,參加了逾百場次的公益慈善活動。
陽光公益攝影中心是中國首個民間公益攝影組織,曾榮獲順德慈善會愛心100FUN項目頒發《愛心團體》的獎項、國際獅子會中國廣東區會頒發《貢獻感謝獎》等獎項。
■2013順德年度十大公益人物事跡簡介
畢敏儀,廣東東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她“身兼數職”,既是集團董事,又是樂從慈善會“樂善服務隊”總隊長。從公司的愛心基金會到在社會開展助老、助醫、助殘、助學、助困等多個領域的慈善服務,她將慈善、公益服務從幕后做到臺前,并且感召更多的人加入慈善公益的行列,她就如愛心火種,散發著讓人感動和溫暖的光和熱。
此外,畢敏儀還聯合社會公益資源,協助舉辦三期“公益講堂”,內容涵蓋“婆媳道”、“創造健康與幸福的智慧”、“應急救護培訓”等,把公益理念和科普知識送進村居。
馮沛飛,均安社區居委會(義工服務站)辦事員
他一直以來熱心參加義務服務工作,累計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在2000年加入均安社區居委會工作后,結合工作提供相關的義務服務,同時他通過工作了解到社區的需求,在空余時間為有需要的社區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義務服務。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馮沛飛參與各項艾滋病志愿服務。他還積極開展禁毒宣傳和吸毒人員幫教工作,無論是幫教吸毒劣跡人員,還是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他都憑著一顆強烈的責任心,憑著一個社區義工的為民服務的信念走過了14年的風風雨雨。
黃偉昌,北滘鎮青年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佛山市北奧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2年至2013年,黃偉昌帶領團隊,策劃統籌了兩屆大型系列活動“順德北滘仲夏音樂節”,扶持青年人的音樂夢想,累計發動了全省各地80支樂隊和50000青年朋友參與。
從2003年到2007年,連續五年,免費協助推廣與青少年有關的心理輔導和教育公益行動;他還創立了北奧愛心基金。近八年來,黃偉昌帶領團隊對教育、救助自然災害、幫扶弱勢群體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的捐助累計達三十萬元,努力為先后被評為“愛心慈善事業突出貢獻企業”、“佛山慈善人物”、“順德區熱心公益廣告單位”等。
黃偉德,自由職業者,攝影師
他創辦中國首個民間公益攝影組織——順德陽光公益攝影中心,親自帶領眾多公益攝影師和義工參與社會各公益慈善活動近百場/次。
據統計,黃偉德親自參加的公益慈善活動達73場(次),這意味著平均約6.6天參加一場(次)。他利用影像的力量,通過Q群、微博、微信、論壇和各愛心媒體的力量,不斷地向社會展現順德的公益慈善事業的真實歷程。黃偉德說,公益攝影是以傳播正能量為使命,所以常與眾多媒體合作,使社會善舉得到更廣泛的釋放。
雷顯添,退休人士
幾乎每天下午4點左右,雷顯添就會騎自行車出現在容桂青年路一帶收廢品,他收破爛是為了做慈善。今年83歲的他是容桂朝陽社區居民,在附近街坊都叫他“添叔”。
從8年前開始,添叔每個月都會向朝陽社區愛心捐助站捐款,最初每月捐200元,到2010年4月,變成300元,如今又變成了600元。
在街坊眼中,添叔是一個大好人,沒有脾氣,樂于助人。他自學成才,會修電器,誰家電器壞了主動去修理,他還在家門口擺過攤,免費為大家剪發。街坊贊他一向愛做善事,并且做好事不留名。
梁淑鳴,新的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自從1999年梁淑鳴加入了陳村鎮義工協會,成為了一名注冊義工后,義工活動處處見她身影。近兩年間,梁淑鳴還發起了多個公益項目幫助有需要的人,如“一人一課桌”項目,通過社會愛心人士為山區學生捐助課桌,兩年來一共為山區學校學生換上課桌4000多套,共10多所的山區學校學生受助。
多年來,她累計服務的時數超過5000小時,先后被評為順德區“五星級義工”、“義工標兵”、“榮譽義工”和佛山市“優秀義工”。2007年11月,梁淑鳴作為佛山市唯一義工代表,當選為廣東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梁思敏,大良一心志愿者協會會長
梁思敏于1999年6月加入大良義工協會,是順德大良第一批義工。自加入義工協會后,她堅持到老人院、福利院志愿服務,并長期服務于3位孤寡老人,10多位殘障朋友,同時積極參與義工活動的策劃和管理。
今年年5月,在大良社工局、大良團委的鼓勵和支持下,梁思敏聯合幾位資深義工,注冊成立了大良一心志愿者協會。她通過和協會的共同努力,在大良慈善會的支持下,還成立了“大良一心志愿者服務發展基金”,為協會的長遠發展提供了保障。
羅少卿,原升平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她被人們稱譽為“陽光使者”、“愛心大使”,她以自己熾熱的愛心幫助了數以萬計的人們,積極創辦了大良“愛心超市”、大良愛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了長者平安鐘服務系統,大良愛心家政員協會,用自己充滿陽光般的愛心和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真實含義。
多年來,羅少卿先后被評為佛山市優秀社區工作者、佛山市婦聯援助單親特困母親家庭愛心大使、佛山市“美德之星”稱號、順徳好人銀星獎、大良鳳城凡星、大良社區優秀工作者、順德區優秀共產黨員。
葉楚君,大良君行社會工作研究及服務中心總干事
自1995年開始,葉楚君一直從事義務服務工作,2003年加入順德區青少年心聲熱線,擔任義務咨詢員及組長,多年來一直堅持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詢熱線服務。2011年8月,創辦了君行社會工作研究及服務中心,為順德本土培育發展的首家綜合性社會工作研究及服務機構,被譽為順德社工培訓的“黃埔軍校”。
她多次獲得佛山市、順德區義務工作聯合會的表彰,曾獲得佛山市志愿服務先進工作者、順德義工服務十五周年先進個人、順德區五星級義工、順德區杰出義工等榮譽稱號。
張海濤,容奇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司發展后,張海濤仍不忘回報社會。無論在公司還是在商會、協會等各種社會團體中,張海濤都以實際行動號召、帶領大家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慈善公益活動,在社會中樹立了熱心公益的聲譽和威望。
自2012年2月至今,張海濤以個人或公司名義參與了多項公益活動,慈善行動遍布各地。如向容桂慈善會定向捐款200萬元興建興華中學“文質樓”;向省教育基金會捐款30萬元,設立“順德容奇港獎教助學金”。他榮獲了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捐資助學突出貢獻獎”、“山東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捐款個人稱號等獎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