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105國道大良段人行天橋大大提高了105國道的通行能力
容桂街道文化路-文海西路人行天橋設置的扶手電梯讓市民上落更為便利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利榮聰) 昨日(12月19日)上午,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組織人手對跨105國道大良段和容桂街道文化路-文海西路的兩座人行天橋進行了巡查,天橋完工效果和市民的反應都讓巡查隊員收獲到了滿意的答復。據悉,今年全區可建成的人行天橋共有9座,而明年計劃將在全區主干道上再建6座人行天橋。
解決行人橫穿馬路問題,明顯提升路段通行力
“紅綠燈時間長,很多行人都會橫穿馬路,但是國道的過往車輛行車速度很快,撞到行人的事故偶有發生,在這里過馬路非常不方便,也頗為危險。”市民陳先生在大良交警中隊附近從事汽車銷售工作,由于住址與公司所在地正好被105國道分隔,上下班橫跨105國道時都讓陳先生有種膽戰心驚的感覺。
不過,隨著跨105國道大良段人行天橋的投入使用,陳先生的煩惱已得到了有效緩解。據該項目負責人、佛山市順德區恒順交通投資管理公司經理黃志堅介紹,跨105國道大良段人行天橋工程全長50.5米、跨徑46米、寬4.5米,兩側設置了長25.7米、寬4.5米的“U”型步梯。雖然施工過程中涉及征地問題,讓人行天橋的完工時間滯后了近2年半,不過,該人行天橋投入使用后,已有效解決了道路兩旁行人橫穿105國道的問題,同時由于取消了該位置的交通信號燈,來往車輛通行變得更為便利,105國道該路段的通行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
配套商務區發展,滿足行人安全過街需求
采用三跨等截面鋼箱梁做天橋上部結構主梁,下部則為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此外,還配置了2個步梯和2個扶手電梯,另預留2個垂直電梯井……文化路-文海西路人行天橋外形設計美觀大方,功能配置相對多樣,是一座“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人行天橋,不過,其約905萬元的總造價讓不少市民詬病為過于奢華的“土豪天橋”。
“因為考慮到臨近的文塔中央商務區域將打造成集休閑、娛樂、居住、旅游為一體的大型區域的實際情況,文化路-文海西路人行天橋的建設充分采用了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項目負責人周志勇表示,高額的工程的費用主要用于管線遷移、扶手電梯、綠化建設等方面。他一再強調,“這條人行天橋的機構安全可靠,技術和經濟運用都是合理的。”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隨著文塔中央商務區及周邊地塊的陸續開發,在該區域生活、工作的人群將有顯著增加,該路口將成為連接文塔中央商務區及周邊居民區域的重要通道。而文化路-文海西路人行天橋的設立,將有效解決該路段行人安全過街的要求,整體提升文華路機動車道的通行能力。
完工效果和市民反應均滿意,明年將建6座人行天橋
現場仔細巡查了兩座人行天橋的完工效果,并向路人詳細地了解天橋投入使用后的情況,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交通建設科副科長徐少波表示“都收獲了滿意的答復”。
據徐少波介紹,今年的人行天橋工程項目整體都推進順利,2013年全區預計可建成人行天橋9座。其中,番村人行天橋、錦龍路人行天橋工程、105國道大良交警路口人行天橋、容奇大道與鳳翔北路交叉口人行天橋、文華路與文海路口人行天橋、一環南延線杏壇工業園人行天橋等6座已投入使用。而樂龍路K5+450人行天橋和樂龍路K3+770人行天橋也已完成了主體結構施工,豐華南路人行天橋預計也將在年底前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此外,另有2座人行天橋正在推進。
“人行天橋的建設需求基本上都集中在較繁華的路段,周邊商鋪林立,過街需求量大的位置。”徐少波表示,下階段,在要求各鎮街繼續根據需求積極推進人行天橋建設外,還計劃在舊325國道生力啤酒廠路段、南國路一中高中部路段等全區主干道上建設6座人行天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