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河北路新市場的干凈整潔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林仲儒) 兩個市場,相隔不足1公里,但生意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以致于檔主網上提出質疑。究竟這兩個市場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一個怪誕的現象。
近日,網友@期待著發帖稱,“杏壇新市場多甘多城管系度趕客,5比客人開車入。甘為什么舊市場就可以呢?”為此,順德城市網記者前往杏壇了解相關情況。
現狀:舊市場人流旺,新市場比較冷淡
傍晚5點,記者在杏壇市場看到,市場前門和后門均停滿了單車和摩托車,而且不少市民還直接開著摩托車或者騎著單車進市場買菜,可謂人流如鯽、絡繹不絕。而在某些海鮮檔和豬肉檔前,檔主一邊接過幾位市民手中的錢,一邊大聲回應“豬肉12元一斤,再晚點想要都沒有”。人流量大的同時,市場里的環境卻讓人不敢恭維,幾乎滿地都是濕淋淋的,菜葉、碎肉、塑料袋到處都是。不足一米寬的路上,不時有摩托車、單車駛進來,再加上一些檔主會把箱子放到了路邊,在里面買菜可謂是“步步驚心”。
半個小時后,記者來到離杏壇市場不足1公里遠的杏壇河北路新市場,這里卻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路寬一米以上,很少積水和垃圾。新市場的前后也是停滿了摩托車和單車,但在里面站了半個多小時,記者只看見2部摩托車開進市場里面。整個市場里約有10幾個檔口都沒開張做生意的,就算開張了也有不少檔主只是坐在椅子上磨刀、挑揀食品,有相近檔位的檔主站在一起聊天,而在一個專賣火鍋料的檔口前掛出了“店鋪轉讓”的牌子。
原因:習慣難改變,美檢讓檔主有壓力
據兩個市場的管理人員說,杏壇市場已開了20多年,而新市場只開了10多年。“通常都是去舊市場(杏壇市場)買菜的,很少去新市場,舊市場那邊更方便嘛,大家都去那里的”,在齊新路做電器生意的馮先生表示,已經習慣了。而這種習慣的難改變并不止馮先生一個人,在新市場的管理處,一位叫“艷姐”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新市場的生意確實不如舊市場,“這就像大家多數看翡翠臺,少看本港臺(現在的亞洲臺),大家都是去慣了舊市場那邊的,很難會改變習慣過來新市場。”
杏壇市場位于齊新路路邊,門前就是一個公交站;新市場位于河北路,離最近的公交站約200米。兩家市場都在門前和附近區域劃定了單車和摩托車停車區域,并都允許騎單車進內。但舊市場允許開著摩托車進內,不阻止;而新市場明文規定不可以開著摩托車進內,一旦發現,保安人員可以要求開車者把車開出外面才能在市場里買菜。新市場的“艷姐”介紹到,“我們這里是杏壇‘八個一’中的‘一個農貿市場’,常有上級領導來檢查,幾乎一個月有十次,我們是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為了保護市民而不允許摩托車進場的,使顧客范圍進一步縮小了。”市民郭女士開著摩托車在杏壇市場的菜檔買了菜,她告訴記者,像她這樣開摩托車的人肯定是找能開車買菜更方便的市場去買菜。
■記者手記
對于杏壇新舊兩個市場的不同境遇,原因確實是多方面的,但對于新市場的檔主而言,抱怨管理的不善是無意義的,杏壇鎮政府建設美麗城鎮的決心不會動搖,像這些衛生、車輛出入、檢查制度等要求只會越來越嚴格,檔主要做的是如何以其它更好的方式贏得顧客的青睞,畢竟顧客就是上帝,一切對錯都只能由買菜的市民來作出選擇。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