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廠家抱怨家電下鄉招標太頻繁 最新一輪家電下鄉招標昨天舉行。清晨6點,主辦單位就開始接受投標,而參與投標的家電企業積極性更高,很多企業相關負責人5點多就等在了會場。據稱,這幾天在招標現場西四環美泉宮酒店周邊的酒店大多因此爆滿。截至昨天下午6點,招標活動仍在進行之中。
昨天的招標分為兩場,上午是彩電、空調、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灶、冷柜、手機、計算機八個品類,下午是冰箱、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三個品類。根據此次招標的新規定,每家參與投標的企業每一品類投標產品型號由原來的50個增加到80個,但各類產品的最高限價和補貼均保持不變,這意味著廣大農村消費者可以在現有產品檔次中擁有更多的選擇余地。
記者注意到,在昨天的招投標過程中,國內家電企業的投標明顯比外資企業更為“豪氣”。絕大多數一線品牌均按80個型號的上限投下“滿標”。以彩電為例,共33個品牌投出了1500個型號的標書,其中海信、康佳、海爾、TCL、長虹等國內企業均投滿了80個型號,部分二三線品牌也大膽投出滿標。相比之下,在主流城市市場上與國產品牌平分秋色的外資彩電則較為保守,LG僅投了2個型號,三星投了5個型號,國內銷量最大的外資彩電品牌夏普也不過投了7個型號。而在城市市場表現不錯的索尼和松下昨天根本未參與投標。
空調也是昨天的招標大戶,共有26家企業參與,多于去年的22家。美的、海爾、格力、海信科龍、志高、格蘭仕、奧克斯等國產品牌均投滿了80個型號。此外,新飛、華凌、楊子、長虹、月兔等在城市市場很難見到的品牌也參與了昨天的投標,只是數量較少。而在城市市場早已退市的新科空調此次也放棄了家電下鄉招標,算是也宣告告別農村市場。相比而言,外資品牌對于空調投標的熱情遠高于彩電,松下空調投標42個型號,三洋投了22個型號,三星投了21個型號。此外,三菱重工、日立、大金等外資空調也都參與到了下鄉隊伍。
對于外資品牌投標數量遠不如國內企業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并不能簡單得出外資品牌積極性不如國內企業的結論,而是二者經營策略不同所致。事實上,外資家電品牌在中國農村市場的渠道水平顯然遠不如本土企業,因此多數外資品牌選擇了最有把握的地區作為主攻方向,而不像國內企業在全國范圍遍地開花的集體作戰方式。某外資品牌投標負責人昨天也向記者感嘆,沒想到國內企業對下鄉招標如此熱情,“根據規定每個參與投標的型號都要一一經過檢測認證,按一家企業80個型號計算,這筆檢測費就相當可觀了!”相比而言,外資企業更加精準的投標方式其實可能更具有性價比,有助于他們通過精心經營幾個下鄉型號敲開中國農村市場的大門。
還有多家參與現場招標的企業人士向記者抱怨家電下鄉招標過于頻繁,牽扯了企業很大的精力和財力。據了解,昨天這輪招投標已經是今年的第二輪,也是家電下鄉實施兩年來的第四輪,平均每半年就會重新進行一次招投標,而每次招標又使此前所有中標企業重新回到了起跑線。對此有廠家人士表示,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并沒有這么快,除非政策對下鄉產品的品類或價位有所調整,否則沒必要這么頻繁更新。“我們上一輪中標的產品鋪貨還沒幾個月,現在又要搞新的了,其實就是一種折騰!”
(編輯: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