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市網消息 近日,負責桂洲大道保潔工作的嚴阿姨,發現街頭的垃圾桶已經改頭換面:垃圾桶銀灰相間,玻璃鋼材質顯得很現代時尚。方正的桶身都由雙缸組成,分別標注著“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樣。垃圾桶的2個側面都是敞開式,既方便扔進廢棄物,又減少了風吹日曬垃圾發出難聞氣味。嚴阿姨笑著說:“這樣就不用被惡臭了!”
記者從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容桂分局了解到,為改善道路衛生狀況,容桂街道更換了2900個果皮箱,并將試推廣“雙缸”垃圾桶——實現垃圾分類,所以其中垃圾不可回收型垃圾箱1450只、可回收垃圾的“雙缸”垃圾桶1450只。
目前新的“雙缸”分類垃圾桶已上街,取代“單缸”老桶,這是一次較大規模的一次批量更換。今后,容桂的大街小巷都將出現這樣的“身影”——銀灰相連、標明“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樣的“雙胞胎”垃圾桶。
2900個新型垃圾桶,替代原來破舊的垃圾桶,而更換下來的舊垃圾桶就到村(居)道路繼續服役,計劃在容桂轄區35條道路人行道上安裝使用,道路總長度約70公里。接下來,容桂街頭將全面設置新型垃圾桶,同時數量也將增加密度??紤]到市政設施經常被盜的遭遇,這批新型的垃圾桶主要制造材料是玻璃鋼纖維,作為不可再回收材料,更輕巧更堅固!
容桂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創文”活動全面啟動后,每天轄區的數百名環衛工人是治亂“軟件”,而分類垃圾桶則是根除亂吐亂扔的“硬件”。但是,對于垃圾分類市民還是蒙查查,在每個“不可回收”垃圾桶里,卻躺著好幾個礦泉水瓶,而“可回收”垃圾桶里又躺著幾袋冷飯菜汁和廚余。因此,該負責人提醒,市民應更多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知識,切勿浪費了資源,增加了工作量,最重要的是破壞了分類的目的。
□海梅 通訊員 吳毅鋒 (編輯:jovey)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