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屋主人:李少魁 年齡:65歲
職業:順德信理產業經濟與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獨立學者,著有《本土經濟與順德商道》
一塊黑底用繁體行書刻著“質研齋”三個金字的牌匾高掛于房門上方正中央,未進書房已感受到一種古雅和厚重———“質研齋”。
誰是 “質研齋”主人?原來是著有《本土經濟與順德商道》的李少魁。他的研究生涯卻從質量管理開始,然后到企業管理研究、到家族企業研究,再到經濟理論研究,最后才到本土經濟的研究。“每到一個領域,我都鉆進去了,一定要研究到一些成果方才罷休。”李少魁笑著說道。
記者發現,李少魁的研究范疇遠遠不止他剛剛所提及關于企業、經濟研究的“主要路線”,還有眾多“輔線”:倉央嘉措研究、蒙藏歷史研究、中日近代史比較研究等。“您這研究的領域真不少,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的感覺呢。”記者說道。
對于記者“風馬牛不相及”的形容,李少魁倒是非常認同,笑著說:“對,是這么回事,但這‘風馬牛不相及’也不是絕對,我從這些看似完全沒有關系的領域中,又能找到一些能相吻合的規律,很有意思的,這就是研究的樂趣。”
走進李少魁的書房,只見幾幅字掛在墻上,其中一幅寫道:行健含章!李少魁告訴記者,他的博名“李含章”便出自于此。書柜在一進房門的右方,李少魁介紹,書柜上的書本都是他研讀過的、供他做研究參考的書,還有很多舊書堆放在別的地方。
記者很快便發現,這書柜上幾乎每一本書都有“標貼”,可見“研讀”這個詞用得并不夸張。李少魁說,這是他多年的閱讀習慣,讀到有用處的、有感覺的地方,就用小紙條在書頁頂上標示,以便于以后做研究工作時重新查找,“這是沒有電腦時代的一種方式。”他說道。
對于自己數十年如一日做研究工作,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地占領,李少魁總結為是自己不服輸的性格使然,“研究歷史是我的愛好,加上好奇心特強,碰到有疑問的,總愛‘打破砂鍋問到底’,而且一定要做出屬于自己的研究成果———終極答案,正是這造就了現在的我。”李少魁肯定地說道。
好奇心強:一個歷史問號,引他研究了19年
“我的好奇心真的特別強,而且敢于對一些事物提出質疑,對書也一樣,就像倉央嘉措的身世研究,就因為一個疑問,就讓我掉進去足足花了19年時間去研究,研讀了非常多的歷史書籍,也多次走進內蒙古阿拉善、走進青藏高原。”接著,李少魁向記者講述了他這一段不尋常的尋找“倉央嘉措秘史真相”的經歷。
1988年,李少魁在青海機械廳工作,曾到青海湖畔的日月山鄉扶貧,一天遇到當地的蒙藏牧民在湖邊進行祭祀活動,他好奇地問了一位牧民,究竟他們在祭祀誰?牧民回答說,祭祀活佛老爺,當年他在這里跳湖自盡了。李少魁聽了之后非常奇怪,對藏史也有一定研究的他不禁疑問:歷史好像沒有這樣的記載,為何民間倒有這樣的說法?
就是懷著這樣一個疑問,李少魁開始了他長達19年的研究。記者在他的書柜上看到一本厚厚的《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頂上貼滿了紅紙條。李少魁說道,為了尋找倉央嘉措青海湖畔圓寂的真相,光這本《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他就花了3年的時間去研讀,每有關于與研究有關的記載,他都用紙條貼上。
李少魁認定了要“搞清楚”這個疑問,就一追到底,除了查閱大量的史書資料,他還親自自駕車從廣東六進阿拉善,去走倉央嘉措當年走過的地方,最后他研究認定倉央嘉措云游到阿拉善40年,撰寫了一篇長詩《倉央嘉措禮贊》。他在照化寺圓寂,并派生出另一個大呼圖克圖(大活佛)世系,延續到今天已有六世。
“這段歷程不容易啊,但收獲了很多,很值得,讓我感到很欣慰。”李少魁說道。
實用主義:占領一個山頭,立轉別的山頭
“研究完倉央嘉措后,我就把他放下了,這也是我做研究的特點,我把它叫做‘實用主義’,占領了一個山頭,就立刻轉到別的山頭去,不做久留。”李少魁調侃式地說道。
的確是這樣,誰能想到當年一心鉆研質量的他,一下子又到了藏史領域、經濟領域去了呢?回憶起當年做質量研究時,李少魁也頗有感觸:那個年代,要服從組織的安排,哪有那么多時間做別的興趣研究?組織安排他搞質量,他就全副精力投入到質量研究去,而當年他研究出的一個成果“偏態分布的正態計算”,獲得了1983年軸承雜志最佳論文成果一等獎。
“當年這個成果研究完成后,就被我丟到一邊了。沒想到26年后,居然有一家外企軟件公司要用到這套定律,并找到順德,聘請我做顧問,跟我簽約指導開發‘預警SPC’軟件。這個世界的事情太有意思了,現在的我都幾乎把這些研究忘記了。”李少魁笑著說道。
從表面上看,李少魁是“實用主義者”,穿梭于各個領域之中,但是他每進一個領域,都并非淺嘗即止,而是“鉆”了進去,摘取了這個領域的碩果后,才又開始另一個領域的研究。正是這樣的治學態度,才成就了他成為總結出順德本土經濟理論的第一人———出版了《本土經濟與順德商道》。
活讀書:把別人書變成自己的書
“‘把別人的書變成自己的書’是我讀書的一個特點。不只是《本土經濟和順德商道》,另外的一些著作,比如《倉央嘉措研究》都是在經過大量地研究別人的理論和著作后,悟出來自己的一套見解。”李少魁形容道。
善于積累,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是李少魁成功的一個好習慣。當他打開電腦,把他“資料庫”打開,記者驚訝地看到,正如他在書上做標貼一樣,他從網上下載的案例分門別類有十多個文件夾,每一個文件夾,都密密麻麻地裝有起碼有二百多個案例,“以前沒有電腦,做什么都只能從書上找,現在可方便了,不但可以找大量的資料,而且我的觀點有沒有人提過,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了。網絡真是個好東西。”李少魁高興地說道,他還得意地告訴記者,他已經學會了“人肉搜索”:“不能因為年紀大了,就不跟上時代的發展。”
如今已滿頭白發的他還依舊做研究、寫文章、到各個地方演講、培訓等,充沛的精力以及永不停止追求學問的態度著實讓記者嘆服。“閱讀的習慣一旦養成了,就難以‘戒掉’,以前睡覺前無論多晚,我都要看個把小時的書,有時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現在就一定要上網看看各類信息,有價值的就下載到‘資料庫’里去。”李少魁說道。
《諾斯定律研究文選》
■床頭書:
“這是我最常讀的書,此書讓我受益匪淺。”李少魁從桌案上拿起一本藍色封皮的自制合訂本———《諾斯定律研究文選》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從網上下載后裝訂的。”
翻開這本《文選》,只見很多空白處,都有紅色的批注。李少魁介紹,自從對順德本土經濟發展產生濃厚興趣后,他便一直研究,試圖找出一條可以解釋順德本土經濟發展能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經濟理論,但多年都未能找到,最后,從“諾斯定律”中找到了終極答案。
“諾斯定律不但可以解釋順德本土經濟,很多社會、經濟現象都可以解釋,這本書對我的研究非常有幫助,我已經讀了無數遍了,現在每天都還在讀,可以說它是我的‘床頭書’,每讀一遍都有新的啟發。”李少魁說道。
■讀書感悟
抱著強烈的求知欲讀書
如果是功利主義者,讀書是難以“專”的,應以“求知”的心態,以書為師,以書為友,抱著強烈的求知欲而讀書。
買書是為了學習,知識不夠才向書學習,書本是不會說話的,一定要自己進去找答案。讀書學習,不能限定自己是外行,只要我能進去的,就可以是內行,哪行寫著“不能進去”?
讀書不能讀死書,也不能迷信書,鉆進去了,得走出來,靈活運用從書里學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學問,才是真正學到東西了。
(編輯:平川)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