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鄧云) 昨日(10月22日),勒流大晚小學六年級的陳綺華起了個大早,“六點不到就醒了,聽老師說今天可以來清暉園猜燈謎,興奮地有點睡不著覺。”和陳綺華一起來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很多喜愛燈謎的市民。昨日,“廣東省順德區燈謎協會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動”在順德清暉園舉行。
活動剛開始,順德接受了“廣東省燈謎藝術之鄉”牌匾;與此同時,受到“殊榮”的還有順德區勒流大晚小學,該校被授予“全國燈謎教學示范校”牌匾。《順德燈謎三十年》首發贈書儀式也在這次活動中舉行。在活動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體旅游局副局長梁國鋒表示,希望順德燈謎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舊文人圈子走向普羅大眾,從本地走向全國,從而更好地傳承燈謎傳統文化。
深入民心:開展了1200多場燈謎活動
昨日,清暉園里來了很多謎友,不僅有順德本地的“粉絲”,還有來自各地的60多名謎壇精英。
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梁少梅對記者說道,目前,順德燈謎的發展可以用“盛況”來概括。她談到,三十年前,順德沒有一個燈謎組織,玩燈謎的人也不多。但如今,順德除了均安外,每個鎮街都有自己的燈謎協會。而且近些年來,順德開展了1200多場燈謎活動,參加燈謎培訓講座的有近1000人。
“燈謎活動開展得如此蓬勃,協會架構健全,班子齊心,在國內縣市級的協會也屬罕見。”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榮譽主任劉大雁對順德燈謎如是評價。
走進課堂:10所學校開展授課計劃
記者注意到,來參加這次活動的不乏一些中小學生。在活動現場,這些小謎友們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您覺得我制的這些謎怎么樣?”在活動還未開始時,陳綺華拿出自己創作的謎語向她們虎躍燈謎協會的負責人請教。陳綺華告訴自己,在小學一年級時,她就開始接觸燈謎了,之后就和燈謎結下了不解之緣。“接觸燈謎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尤其是自己制作燈謎時。”
記者了解到,順德勒流分會為勒流大晚小學開辦第二課堂燈謎培訓班,每月5堂課,目前學生超50人。同時,北滘分會連續六年舉辦暑期燈謎培訓班,每期6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林頭小學、碧江小學將實現“燈謎進課堂”。陳村首間鄉村少年宮的燈謎課程在弼教小學開課。
據悉,近年來,順德開展校園謎事活動100余節課。目前,順德近10所學校正積極開展“燈謎進課堂”計劃。
注入新血液:培養基礎扎實的“少年隊”
“如今的順德謎壇,老一輩謎家寶刀未老,新一輩謎手繼往開來。”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主任鄭百川如此評價順德燈謎協會的未來。
“原來我們協會大多是我們這個年齡階的人,年輕人很少。”大良燈謎協會的張松蹈今年60多歲了,和燈謎有三十多年的情結,他告訴自己,目前燈謎協會會員正朝著年輕化發展,對于這個觀點,陳村燈謎協會會長吳煊也很贊同。
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近年來,順德區燈謎協會利用群眾展猜活動吸納年輕燈謎愛好者加入燈謎組織,積極培養燈謎骨干,積極舉辦各類燈謎培訓活動,順德大良容桂、北滘、勒流、樂從等多個分會把燈謎培訓納入每年工作計劃,設立學生謎專場、開展學生燈謎知識講座等等,培養一批謎藝基礎扎實的“少年隊”。
(編輯:梅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