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促進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發展。在產業聚群內,由于相同的市場環境和競爭環境,使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愿望更加迫切,這就為產學研結合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
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作為培養人才和進行科研的中心,具有整合知識的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的作用。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之間的互動,能把智力資源和生產結合起來,使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能及時商品化,從而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是高新技術企業創業者的“搖籃”,是產業聚群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輻射源。
在產業聚群內,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通過加強對高新技術的相關研究,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庫”,并通過研究與高新技術有關的科學,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知識庫”和“思想庫”。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利用其在學科、人才、信息、學術環境等優勢,不斷推出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新的創意、新的技術以及新的管理方式等,并通過技術服務,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及其相關知識服務業發展的搖籃。
高新技術園區的發展以及成功的企業,都與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小企業更是以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的合作開發作為主要技術來源和技術支撐。同時,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不僅在知識生產和傳播功能上面臨新的挑戰,而且還擔負著培養企業、政府、科技領域使命的工程技術和科學技術人員,擔負著與產業界合作的責任,加速知識的傳播和科技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通過建立“技術研究推廣中心”、與企業共建“開發研究中心”或組成合資企業等以及與政府(開發區)合辦高新技術園區等得到發展。
四、
推動了企業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產學研結合是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形式。在產業聚群內,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智力”資源通過合作流向企業,與企業的生產制造技術相結合,實現技術的新組合;通過科技人員之間、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市場營銷人員及生產工人之間的互相溝通與交流,實現了人才的新組合;產學研各方面掌握的各種信息包括最新科技動態、新技術研制和新產品生產過程、生產供需和政策法規信息,通過產學研的結合匯集在一起,實現了信息的有效組合與綜合利用;產學研各方共同建立的新經濟技術實體,為知識與技術創新提供了新的組織資源,提高了企業組織的整體有效性,保證了創新所需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的穩定供給和有效組合。
這種互相需求、互相依賴的關系是產學研相結合關系能夠維持的基礎。大量的實踐有明:產學研結合是生產要素進行新組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過程,也是產業聚群內的相關產業群逐漸形成的過程。企業通過與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的結合,實現生產要素新組合與互補,獲得經濟效益,自身的技術水平也得到提高。
反過來,企業技術水平提高也促使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一步提高科技水平,進行新一輪知識創新,吸收企業繼續合作。并隨著產學研結合的外部環境(政策、法律、稅務、審計等)改變,也會對生產要素的互補與組合和產業聚群的形式有著重大的影響。
(編輯: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