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事業:豐富的文體活動為市民的才藝展示搭建了平臺
留聲機:時隔十幾年再舉辦教育基金百萬行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活動的目的并非籌款,更重要的是對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全社會關注教育、關注順德發展的主人翁精神。——順德老領導黎子流
新聞回放: “心靈洗禮!”城市網網友袁亦菲在看過報道《25個寒暑,愛不離不棄》后感慨。在順德,總能聽到打動人心的故事,“順德好人”真多。2008年08月,順德好人評選啟動,讓城市的人文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臨近年末,天氣漸冷,順德土地上讓人溫暖的事情卻接踵而至。在順德城市網就會發現,“順德好人”的推選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公眾對教育和文化等社會事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十一五”期間,即2006年至今年,順德的文藝活動很多,即使不用生硬的數據說話,光看順德一連串的動作就知道了:順德區被列為“中國曲藝之鄉”;“龍舟說唱”、“香云紗”、“人龍舞”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順德演藝中心、新圖書館、新城區體育公園等投入使用……據統計,每年三級聯動舉辦文體活動超過300次。優良的文化傳統、濃厚的民間文藝氛圍、積極的政府作為,都在提升城市的品質。
文體活動滿足的是市民的精神需求,在市民最關注的教育和醫療領域,過去5年讓順德人感受很明顯:看病越來越不難,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醫療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據統計,順德建成71間社區衛生服務站,今年每千人口擁有醫生數為3.1人;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獲評 “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的順德名不虛傳,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 98.9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
(編輯: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