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這幾天,倫教機關干部隊伍里頭大家都在談論著一件事,他們在討論日后如何幫助結對的本土貧困戶化解生活難題。昨日(12月13日),倫教慈善會召開2011年度理事會會議,干部們前幾天討論的話題在會議上正式進行公開,那是倫教明年即將要推行的“雙到”扶貧工作。
倫教“移植”順德扶貧模式,幫扶責任到人
“雙到”扶貧工作事實際與順德目前在連南、英德兩地推行的“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方式大致是相同。其實思路主要是參照區政府推行的“雙到”扶貧精神,再結合倫教本地的實際情況,對倫教低保、五保、低保臨界等貧困戶按照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開展“雙到”扶貧工作。被幫扶的對象是今年核定的低保、五保、低保臨界家庭,共計486戶,1077人。而幫扶的人員則有倫教街道領導班子,機關部門人員,企業、商會等也會加入其中。
新模式向來是沒有參考的模式,這一次倫教把順德扶貧模式“移植”到對本土困難的扶貧工作中,只可以借鑒目前順德在連南、英德的經驗與方法,這意味著倫教慈善會在走著一條充滿未知的路。不過,讓倫教街道辦副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倫教慈善會常務副理事長羅冠明信心大增的是,這次活動與以往慈善項目不同,項目真正地引發了不少機關干部的熱情,因為從上星期四至今,在不到一個星期內就實現了1077人的結對工作。“有些干部還專門咨詢我們能否多對一地進行結對,這樣的主動、積極真正發乎干部的內心。”
羅冠明坦言,對新模式的信心還來自于詳細的機制體系。根據倫教慈善會的計劃,“雙到”工作將對無勞動能力的,不能脫貧的248戶、295人實行掛鉤幫扶。對有勞動能力,可以實現脫貧的58戶,199人實行就業幫扶。
對不能脫貧的貧困戶,主要是以倫教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機關各部門及工作人員作為責任單位和負責人,實行“一對一”或“多對一”掛鉤幫扶,并形成“部門負總責、工作到村居、扶貧到人戶”的格局,保證每一戶貧困戶都有責任人掛鉤幫扶。另外,由倫教人社局協調倫教經濟促進局、商會動員企業解決部分貧困戶就業問題,試行“一企一崗、一企多崗”,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
扶貧不再是給錢了事,量化考核幫扶效果
記者了解到,這次實行的掛鉤幫扶方式不再是單純的給錢、慰問,而是要求掛鉤責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上門探訪、慰問、了解幫扶對象真正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次雙到方式之所以廣泛地被機關干部接受,很重要的原因是幫扶不僅僅是以資金作為考核標準。”羅冠明表示,以往大部分的幫扶工作,方式單一地只是給錢了事,這種方法一來無法長期解決貧困戶的需要,另一方面容易讓部分貧困人員產生依賴心理,更重要的是,捐款方式往往容易挫傷機關人員的積極性。“感覺我們一說做慈善,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捐款。”
羅冠明介紹,新的幫扶方式中,只是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標準給予幫扶對象生活補助,發生的生活補助經費主要是由掛鉤幫扶負責人負責解決。另外,負責人還要對幫扶對象實施一戶一檔管理制度,幫扶情況由慈善會負責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并錄入電腦。
另一方面,新方式中還有一項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一改以往粗糙的考核標準,由倫教街道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幫扶情況進行年度考核。考核的內容包括有:進行落戶慰問、做好探訪登記、按時足額發放生活補助,按時向慈善會提交幫扶資料等。而考核的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羅冠明強調,這些考核標準將作為機關工作人員年度考核評定的參考依據之一。
(編輯:君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