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同體改革經歷了模糊到清晰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甘昆德) 順德均安義務教育共同體綜合改革,這是一項前沿的探索,這是一次變革的歷程,它試圖讓區域教育走向均衡、走向優質,四年多過去了,親歷者的足跡依稀可見,他們是如何在教育改革的茫茫大海中前行?它的未來又可以駛向何方?
在文田中學集約辦學結束后,均安全鎮8所小學、2所初中合理分布在了均安東西兩部,恰好是4所小學對接一所初中,2011年均安鎮教育局大膽構思,提出了“全鎮教育劃分東西片區,用一所初中引領一個片區四所小學發展,建設均安鎮教育共同體”的綜合改革。
均安教育共同體東片區領導小組組長、均安建安中學校長林萌,親歷了均安教育共同體的改革,他認為,“九年一貫教育共同體打破了小學、初中各自為政、自成一統的辦學格局,是一個整合校際優質教育資源而形成的一個互動合作分享的組織平臺。”
教師從“模糊”到“肯定”
這項涉及政府與學校關系、辦學思路等方面的綜合改革,一經提出,就像所有的改革一樣,旋即引起了內外的關注,身為均安東片區教育共同體領導小組組長林萌,他回憶道:“在2011年的時候,很多教師還處在一個模糊的狀態。”
均安教育共同體的改革范圍遠遠超出了一般學校熱衷的課改,牽涉的群體廣、影響大。而當時的建安中學發展已經處在上升期,近兩年,建安中學的中考成績都排在全區前五。林萌介紹道:“一開始學校的教師們并不是都很熱心,普遍都擔心額外的工作量增加,還有會不會帶來負擔、會不會拖延學校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均安鎮教育局、片區負責人反復做教師思想工作,克服怕負擔的心理,并經過2012年專家指導、論證,到去年上半年全鎮基本達成了共識——理念共同、九年一貫、特色發展。
小學生可以提前“上初中”
從事教育事業30多年的林萌,在一開始就意識到了改革的意義,他說道:“這種改革對初級中學來講意義甚大,這是一個平臺,中學可以提前介入小學,按照我們的模式去培養學生,保證生源的優質,小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對初中而言意義甚大。”
除此之外,實際上均安東部片區的四所小學,無論是設施、設備,還是東部地區的經濟條件,都比較薄弱,林萌說:“如果再沒有資源共享,內部的均衡也會成為問題,而我們現在可以經常性地派教師參加小學課研活動,小學教師也經常去中學聽課,實現師資資源的共享。”
最為重要的是共同體改革觸及了政府與學校的關系,涉及到教師資源調配問題,現今,均安一般教師四年一次的教師聘任,都交共同體平臺,由校長例會共同決定,再上報教育局備案。
培養理念是首要的
東片區的“九年一貫教育共同體”遵循的是陽光教育理念,以此開展了一系列的建設。例如,均安的異地務工人員子弟主要集中在東片區就讀,其中,東片區600多小學生中外工子女占到了一半。在教師家訪中發現很多外工子弟的家庭條件較差,缺乏閱讀的條件。
林萌根據實際建設陽光書香校園,他說道:“東片區在校園中配置了更多的書籍,供學生任意閱讀,并編制陽光閱讀教材,指引學生閱讀,我們希望在現有的條件下,繼續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從硬件到軟件,從公共到課堂。”
在去年廣東省教師培訓中心將各地校長集中到江蘇掛職學習期間,林萌回憶起一個細節,當時江蘇的專家問來自各個學校的校長,“你們都是各地的校長,談一下你們培養的學生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不同之處?”當時,很多學校雖然成績優秀,但卻不知所言。
而教育共同體的首要條件就是培養理念確立,陽光教育是林萌帶領的東片區幾年來一直在實踐的特色,他從容道:“我們按照陽光理念培養學生,讓學生更加自信、進取、感恩,倡導樂觀開朗、和諧進取的精神。”
對于未來共同體繼續深入的挑戰,林萌坦言:“未來的難度在于‘同質化’與‘特色化’之間的關系處理,在共同的理念上,該怎么處理同質與多樣的問題。”
■記者手記
均安教育共同體經歷了模糊到清晰,正在逐步的深入,然而新的探索就意味著在挑戰中前行,雖然“摸著石頭過河”,但考量義務教育的每一步改革當是均衡以及優質。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