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生戴著耳機在公交站候車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文寧) 聆聽美妙的世界,從關注聽力健康開始!昨日(3月3日)是全國第16個愛耳日,“安全用耳,保護聽力”成為今年愛耳日的主題。專家提醒,戴著耳機聽音樂的時間每天不要超過一小時。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世界約有11億年輕人(12至35歲)因長時間聽音樂而面臨聽力衰減的健康隱患。目前我國聽力損傷人數位列世界第一,每年新增聽力損傷人數達30萬。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普及,年輕一代對電子產品越來越依賴。在公交車上、走路甚至睡覺時都習慣戴著耳機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等,因不當用耳造成噪聲性聽力損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那么,順德年輕人每天戴耳機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的時間有多長呢?昨日(3月3日),順德城市網記者進行了隨機采訪。
“我是學音樂的,因此每天戴耳機聽音樂的時間平均在5到6個小時,周末的時候長達10個小時以上。”90后小孫告訴記者,他平常在學習、走路、候車、睡覺時習慣戴著耳機聽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歌曲,看各種MV視頻等。“不喜歡被別人打擾,所以常常將音量調到最大。”
“下班后我習慣戴著耳機玩游戲,經常玩到半夜,摘下耳機后,耳朵里全是回聲,雖然知道高分貝打游戲傷害聽力,但有聲音才夠刺激。”80后游戲愛好者羅先生坦言。
隨后,記者又隨機采訪了三十多位80、90后,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有戴著耳機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的習慣,每天戴著耳機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在3個小時以上的占到80%,有95%的人不知道長時間戴耳機會對聽力有損傷。
順德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王繼群介紹,平時接診最多的是突發性耳聾患者,這些人的發病與不良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如長時間聽耳機、亂掏耳朵等。他建議廣大青少年平時使用耳機聽音樂時,應遵守“3個60”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音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分貝。若存在耳鳴、耳發悶、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做聽力檢查。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