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需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普法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通訊員涂遠鵬) 在“3·15”來臨之際,順德法院發布的《關于2014年消費者維權案件調研報告》顯示:2014年順德法院審理的該類案件總數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其中2013年78件,2014年135件。2014年案件大幅增長較大的原因在于,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同比增加了49件。
順德城市網記者從報告中發現,除旅游合同糾紛中消費者消費對象為旅游服務外,涉案的商品主要包括食品、房屋、汽車、家具、手機、家電以及其他日用品,其中以購買房屋、日用品、食品產生的糾紛較多,食品主要是保健酒,汽車主要是二手汽車買賣。
商品(服務)是誘發糾紛的主因
報告顯示,在受理案件中,誘發糾紛的主要原因與商品(服務)特有屬性具有較大的關聯性。食品方面以質量標準問題為主,動產方面多體現為銷售者欺詐,旅游服務主要因旅游輔助人不當行為導致,商品房方面交樓標準和時間糾紛突出。
順德法院從審理案件中發現,基于商業活動的逐利性,隨著商業競爭的加劇,在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部分商家不惜鋌而走險,利用自身在技術、信息方面的優勢地位,采取欺詐、誤導消費者的手段獲取利潤,從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經營者企圖侵占消費者權益的時候,如果消費者具備一定的商品專業知識、法律素養,在一定程度上無疑可以減少正當權益被侵害情況的發生。但在案件審理中發現,消費者在保護自身權益方面存在專業技術、法律素養不足的情況。
如何預防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
針對日益頻發的消費者維權案件,該份報告也提出了應對策略。
報告強調,在強化涉消費糾紛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中,特別是針對經營者的普法工作,需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普法體系。針對違法人員,不能單純處罰了事,應該建立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在作出處罰的同時強化對其法制教育。另一方面是定期選取典型的違法經營、生產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進行宣傳,以儆效尤,提高依法經營、生產的自覺性。
政府在對市場主體的監管中堅持“寬進嚴管”的理念。將準入審批中解脫出來的行政力量投入到監管當中,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消費服務和指引,如在大型、重大商品的交易當中,為消費提供合同范本或者商品相關檢驗、檢測技術信息,為消費者提供指引。
另一方面加強對經營者經營行為的監管,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消費者反饋途徑監管經營者行為,堅決查處違法經營行為,嚴格督促違法者整改和對消費者補償的落實,盡力減少違法經營行為的發生。
對消費者方面來說,消費者權益保護可以依靠行政和司法,主動提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覺性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重要保證。一方面要主動了解購買商品的信息,避免在購買是被經營者欺騙或者誤導;另一方面要重視合同的簽訂,認真閱讀合同條款,在購買大型商品的前提下盡可能需求律師等專業人員的幫助。此外,需重視權益被侵害后的救助,保存好發票等證據,積極通過行政、司法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