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市場鮮少蜆肉出售,市民表示影響不大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黃婷) 蜆肉生菜包、韭菜炒蜆肉、冬瓜蜆肉粥……作為不少順德人喜愛的菜肴,蜆肉可謂是餐桌上的“常客”。近日,廣州市荔灣警方在黃沙水產市場一臨時檔口打掉一生產銷售毒有害蜆肉的團伙,該團伙每日生產兩三噸甲醛“加工”的蜆肉,銷往廣佛等珠三角地區。
那么,“毒蜆肉”有沒有流入順德市場?平時購買蜆肉,應該怎么挑選?如果是甲醛泡過的,又該怎么分辨?昨日(5月7日),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訪了大良轄區的幾個市場,并請來有經驗的檔主、師奶支招。
走訪
順德市場鮮少蜆肉出售
當日,記者相繼走訪了大良云路市場、華蓋市場、觀光市場,不過,在上述市場記者都沒有發現有蜆肉出售。“順德河蜆的養殖戶現在很少,我們多數是從廣州進貨的。”觀光市場一水產商販告訴記者,之前聽說廣州黃沙水產市場的蜆肉浸泡了甲醛,他們再也沒有去廣州采購,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出售蜆肉。
在府又市場,記者僅發現有一家水產店在銷售蜆肉。據檔主劉維介紹,店里銷售的蜆肉均為自家養殖,煮熟后才自行賣蜆肉,價格相對貴一些;。記者現場撥開蜆的外殼,發現該批蜆全部是活的,其售價介于13至15元/斤。
市民對待“毒蜆肉”是如何態度?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多數人表示,均未聽說廣州查出甲醛浸泡“毒蜆肉”的情況,“蜆肉一般是過年的時候做生菜包的餡料,平時家里一般都不會買,所以對我們影響都不大。”市民劉阿姨告訴記者。
隨后,記者走訪了一些酒店、餐館,發現餐牌上較少見蜆肉菜式,酒店負責人大多表示,吃蜆肉的顧客少,因此也沒怎么買蜆肉。
部門回應
食藥監局組織市場巡查
毗鄰順德的廣州出現“問題蜆肉”,順德街坊的心里自然不會安妥。而為了大家安下心來,5月6日,順德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就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蜆肉抽檢緊急行動,并組織各鎮(街)分局對轄區內農貿市場開展監管巡查,核查市場內銷售的蜆肉進貨來源,統計由廣州黃沙水產市場購進蜆肉的攤檔情況,對發現是從廣州黃沙水產市場進貨的蜆肉每個批次進行抽檢,對從其他渠道進貨的,抽取部分批次進行檢驗。
據了解,相關部門將繼續加大巡查抽檢力度,抽檢樣品將陸續送往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進行檢測。在監管巡查過程中,教育市場經營者切勿違法添加甲醛,督促市場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
■街坊支招
1、如何挑選蜆肉
一些檔主、資深師奶支招,蜆肉要挑飽滿、表面白凈、干凈的,如果顏色呈蛋黃、外形扁平,就不夠新鮮。買回來蜆肉后,還要注意清洗,用鹽水浸泡15分鐘,過濾后,即可烹調。
蜆肉售賣前,已經過蒸煮步驟,相比而言,市民更喜歡買鮮活的蜆類。挑選蜆,要選外殼密封的,買回后用清水養幾天,每天換水,吐沙后可烹調。
2、如何識別甲醛浸泡過的水產品?
一看:使用甲醛泡發過的海產品,外觀雖然鮮亮悅目,但色澤偏紅;二聞:會嗅出一股刺激性的異味,掩蓋了食品固有的氣味;三摸:特別是海參,觸摸,手感會較硬,而且質地較脆,手捏易碎;四嘗:吃在嘴里會感到生澀,缺少鮮味;五驗:用適量水浸泡水產品,滴入品紅硫酸溶液若呈藍紫色,可確認其中含有甲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