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華僑中學外面都是等候的家長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潘美穎) 昨日(6月8日)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的最后一天,還不到考試結束,各個考場外已經站滿了翹首以待的家長。對于兒女們的高考分數,順德家長會如何看待?
家長:分數不是唯一,學會做人更重要
為此,順德城市網記者于昨日下午專門走訪了李兆基中學及順德華僑中學兩個考場進行現場調查。在接受采訪的家長中,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分數,但分數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而少數家長則認為分數非常重要。
家住在大良的陳先生很早就來到了李兆基中學門口等候,“對于兒子的分數我沒有什么要求,只要他發揮出平常水平就夠了。”陳先生告訴記者,兒子的升學壓力非常大,作為家長他不愿意再給兒子過多的壓力,并直言如果有機會,他甚至想和兒子一起參加高考。
“其實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一個人的修養品質更加重要,我反而不會太注重孩子的高考分數。”從樂從趕過來等待孩子高考結束的岳太太表示,即使孩子最后分數并不如愿,她也不會對此有所責怪,“孩子只要盡力就好”。
而靜候在順德華僑中學門外的趙女士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她認為高考錄取主要是看分數,希望女兒能有一個好的成績。“我還會是看重孩子的分數吧,沒有好的分數就考不上理想的大學!”
家長幫孩子整理書本及衣服
老師:不唯分數論現象反映社會進步
針對眾多家長對孩子高考分數不是特別看重的現象,均安中學老師李云鵬認為這種現象的存在是一件好事,除了說明這些家長是相對開明和理性外,也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也有好處。
“不管怎樣,我都覺得不只強調分數來論結果是值得贊揚的,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身心也可能更為健康。”李云鵬認為,不只強調分數來論結果有其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很多家長認識到分數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是當前很多大學生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也讓很多家長更加理性地看待學生考大學。
專家:尊重孩子個性化發展
對于不唯分數論現象,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崔世泉博士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崔世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一現象的背后原因主要是因為家長對順德高中教育質量的認可,近幾年順德的教學質量都在穩步提高,相比以前,孩子上大學的機會增多了;另外和人才觀的轉變有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人才的認識也有了很多轉變,對孩子一定要上重點大學的期望有所弱化,對高考也有一個平常的心態;同時和順德近幾年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有關,順德的職校教育做得比較好,為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成才的方式不再單一,對高考的關注度也有所下降。
“如果大家都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高考分數,就不會以唯分數論來衡量一個學生甚至是學校的好壞,可能就會從學生成長的個性化、多元化等角度來看待學生的發展,這對順德推動教育的發展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崔世泉說。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