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動力:NGO公益傳播官必修課》完美收官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黃婷) 網上流傳一句話:“70后和80后是新媒體時代的移民。”在中國,公益組織機構的策劃者多數是70,80后,對他們而言,在新媒體時代中,傳播公益確實是一個大難題。
6月13日,由順德社會創新中心主辦的《聲動力:NGO公益傳播官必修課》完美收官。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周如南,公益機構優秀傳播官等多位資深講師,就NGO與媒體溝通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點進行分析,如何引導NGO與媒體進行良性溝通。在現場,學員們都分享了公眾傳播的經驗心得。
順德城市網記者現場了解到,新媒體時代,NGO傳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優秀的傳播能力是機構拓展籌款資源的關鍵。據調查,順德多數NGO對機構自身的公益傳播表現不滿意,有意識但缺乏相關的能力。
“開始做的時候,沒考慮太多,就覺得微信公眾平臺是一個讓人們了解機構的渠道,大家可以通過平臺即時獲知機構正在進行的活動?!眹鴱姽婊饡傉f,秉著這樣的想法,他主要推送機構的日常項目、工作回顧等內容。
“可能我不是專業做傳播的,推送的內容總是不能吸引人閱讀和關注,推送效果一般,關注的人也不是很多”。不僅僅是劉剛存在這種困惑,記者現場采訪的學員中,普遍存在著傳播意識淡薄,不知道如何進行為自己公益機構傳播等問題。
如何進行有效的宣傳推廣,似乎成了擺在所有公益機構面前的問題。
在課程中,主講師王穎提到,首先要明確受眾到底喜歡看什么。“因為我經常發現推了自己覺得很不錯的文章之后,閱讀量卻不高。”王穎經過長時間的后臺統計,總結到:閱讀量高的文章一般是基礎理念或常識、技巧方法、蘊含哲理的感人故事、新奇有趣的創意之類,最重要就是擁有一個吸引人的標題,讓受眾有興趣點進去看。
匯賢計劃學員、順德大良君行社會工作研究及服務中心總干事葉楚君告訴記者,在這次的課程中受益很多?!拔覀円恢倍贾佬麄鞯闹匾?,可就是苦于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比~楚君表示,要學會換位思考,明白受眾喜歡看什么,用多思維的方式發展公益項目。
社會創新中心研究及推廣培訓部主任熊冬平介紹到,開展這次的《聲動力:NGO公益傳播官必修課》主要也是匯賢計劃其中一部分。目前,順德多數的公益組織機構掛靠政府運營,盡管政府是主導者,但是,也不可能同時全部滿足市民的多樣化利益需求,進一步優化公益組織機構和政府、企業的關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們鼓勵這些公益機構能夠想出具有競爭力的公益項目,吸引更多企業進行投資?!毙芏奖硎荆M@些公益組織機構能夠迸發出新的活力。
■早前報道
《開班授課,讓順德NGO掌握信息傳播能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