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小作坊內在質量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2.16%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維俊) 回顧上個季度又是高考,又是端午節,節點眾多,那么順德的食品安全做得如何呢?昨日(7月13日),順德城市網記者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順德第二季度食品安全質量抽檢不合格項目主要為微生物項目,包括1家商場,6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以及數十家餐飲店和小作坊上榜。
據悉,2015年第二季度順德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共抽取286家企業的503批次樣品,24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發現率為4.86%。
其中,在高考食品專項共抽查67批次樣品,在節前食品專項(食用油等)共抽查20批次產品,在食品添加劑專項共抽查2批次產品,在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共抽查40批次產品,在集體食堂及餐飲量化分級管理專項共抽查172批次產品,在節前食品專項(粽子)共抽查46批次產品,在流通環節補抽生產加工單位專項共抽查20批次產品,在生產加工單位專項共抽查136批次產品。
另外,針對本區小作坊食品生產情況,2015年第二季度專門做了小作坊風險監測抽檢工作,共采集74批次樣品進行抽檢,發現9批次樣品內在質量不合格,小作坊產品的總體內在質量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2.16%。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分析稱,本季度不合格項目主要為微生物項目不合格,主要原因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未能落實主體責任,擅自改變加工流程,不注重食品安全環境衛生。而且管理混亂,為降低經營成本,對于完善生產工藝流程和環境衛生等方面投入不足,從業人員沒有依法規定期體檢,給食品安全構成風險隱患。
對此,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將不合格情況移交至相關分局進行查處,同時要求有關企業及經營者將不合格產品及時召回、下架退市不合格產品,防止不合格產品再次流入市場。下一階段,將有計劃地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分局加強對轄區內食品生產企業和餐飲服務企業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此外,部門建議,消費者應到衛生質量合格的餐飲店就餐,用餐時注意辨別食物是否存在腐敗變質或感官性狀異常,在購買食品時,應首先選擇有信譽、質量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產品,并且應謹慎選購小作坊生產的食品,在購買小作坊生產的食品后應盡快食用,不宜過久保存。
■延伸閱讀
多管齊下,小作坊整治初顯成效
由于生產條件落后,硬件設施不過硬以及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食品小作坊一直以來都是部門監管的重點環節。為強化該領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保障市民舌尖安全,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創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已逐步取得成效,今年第二季度小作坊內在質量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2.16%,較2014年順德區小作坊抽檢食品的內在質量不合格發現率17.53%,下降了5.37%。
記者了解到,在小作坊監管方面,部門首先從規范性入手,制定小作坊行業統一標準,并且搭建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化管理,提高監管效率和力度,同時加強執法巡查的力度,堅決打擊取締不合法小作坊,截止目前共計關停不合格小作坊29家。與此同時,部門還積極為小作坊從業人員探索出路,建成3個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集中點,通過集中管理,加速食品生產加工產業聚集發展,從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規范運作強化監管。
未來,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做好政策引導,幫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加強內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質量管理能力,同時強化監管,規范經營行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