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了順德的記憶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李恩進) 順德勒流街道建設西路,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照相館,一位與攝影打交道大半輩子的順德人楊贊民,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從農機廠工人開始干起攝影,到愛上攝影,以及堅定這條路,他拍下了無數照片,定格了順德的記憶。從2010年起,他便計劃一件“大事”:出版一本《順德民本》,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順德近幾十年的發展演變。7月29日,當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近這位老攝影家,他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順德的情感,“我是土生土長的順德人,對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特長,為她留下一些東西。”
因為喜愛,農機廠工人干起了攝影
1949年出生的楊贊民是順德勒流本土人,中等身高、微胖的身軀,愛笑的他談起攝影,感覺有說不完的話。上世紀60年代末,當時在勒流中學讀書的楊贊民,非常羨慕手持相機拍照的班主任,在他看來相機“咔嚓”一聲,將時間定格,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他常在想什么時候也可以有一臺這樣的相機。讓他欣喜的是,不久之后在南洋打工的父親從海外帶回來一臺二手相機,而這也開啟了楊贊民的攝影之路。
70年代初,楊贊民進入勒流農機廠成為一名鉗工。楊贊民在工作之余,對于手風琴、笛子、二胡和揚琴等多種樂器也很精通,于是很順理成章地成為勒流公社文藝宣傳隊的成員。宣傳隊每逢周末便會下鄉表演,而楊贊民也同時兼任農機廠的文員與攝影師。當時,接觸攝影都是奢侈而又遙不可及的,而楊贊民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并且攝影也讓他日夜鉆研,愛不釋手。
時間很快到了70年代末,對攝影已經輕車熟路的楊贊民開始用自己攢錢買下來的二手照相機,趁周末到村居中為村民拍攝照片。通常是上一個星期照相,下一個星期帶著相片去收錢。在一張張照片中,楊贊民對于攝影更加投入。
交談中,楊贊民告訴記者,那個時候外出拍照的獲利比工廠的工資高出不少,迫于生計,楊贊民也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辭掉農機廠的工作,專心出來干攝影。但是,家里人對于這個想法表示出了反對,認為好不容易脫離了農民身,難道又要回到農村?“那個時候其實我自己也是很矛盾的,但是我也的確喜歡那種給鄉親拍照的感覺,后來是在香港的姐夫給我寄回一輛雅馬哈摩托車,讓我堅定了攝影這條路。”楊贊民至今回憶起,依然對姐夫充滿感激。
時代變遷,老攝影家也要與時俱進
有了摩托車,1981年楊贊民率先開辦了幾乎是順德最早的私營攝影店。他騎著雅馬哈摩托車下村照相,頻繁穿梭于順德農村的每個角落,到了晚上又一頭扎進暗房沖洗與配藥水,打印照片。那個時候,黑白照片可以自己沖洗,但是部分人想要沖洗彩色照片,可就要費一番心思了。“80年代,廣州有一景就是遍布街頭的街頭沖洗部,來自佛山、珠海等地的膠卷都會拿到廣州,沖洗彩色的照片。”
下鄉拍照更多是體力上的勞累,但楊贊民也樂在其中。“每次我把沖洗好的照片拿到他們手上時,我能感受到那種喜悅的心情,而我也借此接觸了順德更多的風土人情,和很多人成為朋友。”楊贊民告訴記者,每逢節日,就是自己最忙的時候,因為來照相的人總是特別多。楊贊民的兒子回憶,每年過年,都是在照相館度過的。
數碼相機的普及,使楊贊民不需要像以往一樣下鄉拍照。這個時候,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外出攝影。1996年,楊贊民隨中國民俗攝影協會赴西藏采風,先后在拉薩、那曲、日喀則等地,為奇異的雪域風光和迷人的藏族風情所陶醉的他,一口氣拍攝了二千多幅照片。同年12月,在清暉園舉辦的《雪域風情》攝影特輯,展出了精選出來的三十多幅照片,讓順德水鄉的人也領略到了雪域風情。目前為止,楊贊民的足跡幾乎踏遍了除臺灣外的每一個省份。
對于新事物,楊贊民從來沒放下學習的腳步。因為喜愛,楊贊民熟練地掌握了單反相機的操作,甚至家里很多年輕人的photoshop技術都沒他這個老人家熟練。而21世紀不斷興起的婚紗照、藝術照、證件照等,楊贊民也一直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交談中,楊贊民甚至告訴記者,時下正是80后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十年到期的換證高峰年,來找他拍攝“最美證件照”的年輕人還不少,而這正是因為他對自己技術的要求,贏得了顧客的信任與支持。
因為接觸攝影時間長,加上人緣廣。1997年,勒流成立攝影協會時,大家共推楊贊民作為首任會長,而這一當就是18年,直到去年才辭去。在這期間,與楊贊民學習攝影技術的學生已有數百人,而楊贊民也總是耐心教導他們。與時俱進的楊贊民近兩年學會了微信授課的方式:“通過發布一兩張以前的照片,然后點評下自己拍攝的思路,這樣與攝影愛好者探討學習的機會也更多了。”
情系順德,希望可以做點貢獻
如今的楊贊民生活更加規律,與攝影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他,從2010年開始便計劃著做一件大事:出版一本《順德民本》,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順德近幾十年的發展演變,這種變化既包括城市發展領域,也包括社會民生領域,詳實地記錄下順德走過的足跡。
這本《順德民本》計劃通過還原70、80年代順德歷史風貌的照片,記錄順德時代變遷的腳印。這是一項很龐大的工程,因為年代久遠的黑白照片需要一張張掃描進電腦,而且還有回想拍攝的時間、地點等信息。精益求精的楊贊民近日因為新購進的掃描儀更清晰,竟然決定將之前掃描成功的2000余張黑白照片,重新掃描一次!對于這份執著,他說是順德水鄉孕育了他的生命,更孕育了他的攝影藝術生命。
在楊贊民的計劃中,這本《順德民本》到時將以義賣的方式為慈善事業籌集善款,“我是順德土生土長的人,對于這片土地我有很深的感情,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特長,為她留下些東西。”楊贊民堅毅的眼神中,表達出樸實的語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