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領導了解大良北區僑務工作開展情況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鐘柳梅) 2015年9月16日下午,順德大良北區吳宗偉文體活動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踏上故土的美國華僑羅碧澄。當看到爸爸羅鑒雄、妹妹羅碧兒的事跡簡介被刻畫在北區僑文化長廊上時,羅碧澄不禁熱淚盈眶,并道出了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由此聯想到前不久,大良街道北區社區榮獲“全國僑務工作明星社區”舉行揭牌儀式,北區社區獲此殊榮,今次作為全佛山唯一,也是全廣東省僅有的2個獲此榮譽的社區。收獲僑務工作全國最高榮譽,是如何做到的?
偶然回鄉的熱淚盈眶
羅碧澄的“歸家”和眼淚令順德大良北區社區黨委書記吳國雄有些激動。而這,是北區僑務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大良北區長約80米的僑文化長廊上,其中有一幅壁畫的內容介紹是“羅鑒雄、羅碧兒父女海外弘揚粵劇傳統文化”:羅鑒雄是大良北區人,14歲入行,曾任順德粵劇團副團長。八十年代居家移居美國,仍不忘弘揚粵劇藝術,曾任美國粵劇團體“紐約八和會館”主席,并受中國有關部門邀請回京參加國慶50周年慶典活動。其女兒羅碧兒繼承父志,在美國致力推廣粵劇傳統藝術,現任“紐約八和會館”主席。羅碧澄正是羅鑒雄的大女兒。
據吳國雄介紹,羅鑒雄去世后,資產要轉給后代,但由于某些歷史原因導致手續未能順利辦理。羅鑒雄的后人提交換領新契資料后,委托北區僑務工作人員進行相關手續辦理。工作人員完善手續、走訪部門、辦理公證繼承,經過大量的溝通工作,現在手續辦理基本順利完成。就是這些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卻一點一點地溫暖著羅鑒雄的后人。羅碧澄本次回鄉不想驚動他人,后來在一位老領導的溝通下改變了主意,決定到養育父親的地方走一遭。從祖屋繼承手續的辦理到北區僑文化墻的父親故事,讓羅碧澄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事后,吳國雄與記者分享這一件事的時候,很是感觸。在此之前,吳國雄并未和羅碧澄有過任何接觸,而她一句“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令吳國雄回想起今年5月,羅碧澄弟弟羅偉強回來的時候,說過類似的同樣一句話。
僑捐項目吳宗偉文體活動中心內的圖書館
僑文化工作的傳承
前不久,大良街道北區社區榮獲“全國僑務工作明星社區”舉行揭牌儀式,北區社區獲此殊榮,今次作為全佛山唯一,也是全廣東省僅有的2個獲此榮譽的社區。榮譽的背后,離不開僑務工作的開展。
大良北區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列入順德僑鄉,現有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分布在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轄區內有僑捐項目9個。2012年,北區榮獲“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范單位”的榮譽,2013年在全區率先成立社區僑務工作站。北區居委會書記吳國雄表示,居委會借順德區首個社區僑務工作站的契機,對僑務工作的開展更加系統化和常態化,并建立僑情信息網絡和各類僑務工作資料,以“為”僑“惠”僑為工作核心,結合社區實際,形式多樣開展僑務工作,打造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溫馨的娘家。
在吳國雄看來,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熱心支持家鄉建設,這樣的付出不應被遺忘,更加要以一顆感恩的心來做好僑務工作。“我們今天的發展離不開他們一直以來的熱心捐建,只要鄉親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們都要努力做好。”吳國雄說,除了提供幫助,日常更要加強溝通和聯絡,建立感情,“僑務工作不是轟轟烈烈的,需要用心,用力,用情。”
這樣的認識其實在老一輩的僑務工作者就已經形成并傳承下來。在大良街道團委常務副書記、大良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楊旭花眼里,社區僑務工作怎么做?貼心服務必不可少!因此,現在大良21個社區都有專人負責統戰僑務工作,除了房屋手續辦理,一些隱私性事務如家庭成員有需要幫助的,亦提供服務。
如今,在大良北區,以社區僑務工作站為陣地,每月定期設立開放日,接待歸僑僑眷僑胞的咨詢;幫忙僑胞打理留下的祖屋;幫扶沒有親人的僑眷家屬;安排活動讓“僑二代”近距離體驗鄉土氛圍;建立健全詳細的僑情檔案,以便隨時伸出援手;每年對僑捐項目管理工作進行詳細檢查;而法律咨詢、就業推薦等基層僑務服務也“常年無休”等等,在北區都早已不再是新聞了,而是讓各界鄉親能切實享受到的貼心服務。
港澳海外鄉親的轉變
貼心完善的僑務工作贏得了鄉親的信賴和肯定。
捐贈了羅學熞紀念大樓的順德鄉親羅鼎煒伉儷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多年前很少回家鄉順德,但是自從僑務工作人員和他們加強聯系,逢年過節還會收到賀卡、電話或短信,讓他們深切感受到被家鄉關心,覺得很親切很溫暖,所以近年來返鄉的次數也比較頻繁,“每年大概七八次左右,都是回來和親戚朋友敘舊,有時候還會帶著一大班香港朋友過來順德尋找美食,以這樣的方式推介順德。”
老一輩的僑務工作者也向順德城市網記者說起這件事。吳宗偉的祖屋一直是北區一位退休僑務工作者在義務打理,她細心地管理賬目,幾十年如一日,包括水電費,人工,日常管理費用登記,在吳國雄到香港拜會鄉親的機會,所有的原始賬單都復印一份帶給吳宗偉的后人,就是這樣一些小事,逐漸讓吳宗偉活動中心捐建者代表人、70多歲高齡的港胞吳永圻先生十分滿意。
當原來的吳宗偉托兒所由于環境變遷需要轉變功能時,吳永圻先生二話不說簽下同意書,并當場捐獻一萬元作為改建費用。老一輩的僑務工作者說,這一萬元代表的是順德鄉親對家鄉的熱愛,更說明北區的僑務工作做得細,是工作人員的耐心和責任心讓吳永圻先生對家鄉的歸屬感越來越強,從而支持家鄉建設。
新形勢下的思考
隨著時間流逝,老一輩的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年紀越來越大,這意味著今后與當地維系的更多是二代三代的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但他們自小在外地長大,對家鄉的感情未必如父輩祖輩那么深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們對家鄉、對祖國的認同度。同時,留學生越來越多,新移民的群體也越來越大。
吳國雄說到,一定要利用好鄉親在當地的關系網和所在的社團,與外面的鄉親、社團的關系好與不好,是與我們能夠與對方有直接關系的關鍵。
楊旭花認為,僑務工作更多要切合時代因素,不是簡單的迎來送往,“解決二三代銜接,社團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有了青年團體,就可以把大家凝聚起來,加強溝通交流。”楊旭花說,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一直以來很支持家鄉的社會事業建設,而他們在當地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服務機構、社會資源等,因此,家鄉也要打開與外界交流的渠道,打開技術、資源等與國外交流的渠道。,服務城市的各項事業發展。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