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連南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綠色筍竹、一口口方塘開始了水產養殖;在英德深處的貧困村煥發新容、一間間企業落地到這片新土地……原本局促在深山貧困之中的人們一下子打開了新的世界,在家鄉有了更多擇業的機會、有了更寬敞的校園、有了更美好的生活。
這些變化的背后有著這樣子的一群人,他們來自順德,長年累月駐扎在粵北貧困山區,有的往返扶貧十萬公里、有的創新機制開拓產業、有的在一片荒地墾出了新作物……
值此順德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屆滿之際,順德城市網聯合順德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走進這個可敬的群體,關注三年扶貧之路,推出“順德區新一輪扶貧‘雙到’駐村幫扶干部紀實”系列報道,讓我們跟隨著他們的足跡、聆聽他們的故事吧。
■個人檔案
姓名:梁志城
職務:順德區陳村鎮駐英德扶貧工作組組長
扶貧心聲:我們感覺到幫扶一定要切合村民的實際,不能將項目強加給他們,要大力扶持貧困戶自主創業脫貧致富的發展意愿和模式。
陳村組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甘昆德 通訊員譚健升) 這是一場大山區里的“萬眾創業”。三年前陳村鎮駐英德扶貧工作組開啟了“創業之星”幫扶,貧困戶變身養殖大戶,點燃了大山里創業的星星之火。
“創業之星”點燃激情
東華鎮是陳村組對口幫扶的鎮街,其三個貧困村面積都非常之大,一個村子的面積幾乎都抵得上順德一個鎮街,工作組駐扎的汶潭村、文策村、文南村共計有374戶貧困戶,零星分散在大山之中。車子開不進工作組要步行進村,人沒到村里狗倒是汪汪叫了起來,梁志城說道:“這種情況只能鎮定走過去,不可以慌張亂步跑,工作組就有人下村時就被狗咬傷。”
經過入戶調研工作組發現三個貧困村有“三多”——老人多、孩子多、精神障礙殘疾多。村子面臨著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如何留住人是難題。2013年工作組“創業之星”項目在各村推開,開始挑選有脫貧意愿的貧困戶作為“創業之星”的項目進行試點,為每戶提供5萬元資金的扶持,協助聯系技術指導,聯系產銷渠道的方式鼓勵和支持其發展壯大經營項目。
村民張方信在幫扶前還是一戶貧困戶,為生計而發愁,當記者走進他們家時,張家已經新蓋起了樓房,還擁有兩個黑山羊養殖場。張家山坡上幾十頭黑漆漆的羊羔咩咩叫著迎面跑來,梁志城介紹道:“在項目組牽線搭橋后,這里有上百頭黑山羊,每頭價值上千元,張方信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
貧困戶張方信在工作組的大力幫助下,不斷擴大黑山羊養殖規模,通過他的正面影響,陸續還有貧困戶和其他農戶投入到黑山羊養殖的項目。
現在“創業之星”自主創業項目涉及養牛、養羊、種桑養蠶、魚塘養殖、蔬菜種植等項目,點燃了村民的創業激情。“當時打造創業之星時,就是希望通過自身的造血功能達到造血的效果,這些看的見摸得著的東西,在貧困村內起到了示范和帶動的作用。”梁志城如是道。
“攜手”地方形成合力
“我們也只是全方位盡我們的努力去開展,說真的其他工作組可能會比我們更有特色。”在訪談中梁志城很謙遜地說到工作組的成績。記者注意到,其實陳村組扶貧系統全方位扶貧成果累累,僅僅是基礎設施項目每個村子都有十個以上。
文策村駐村工作組結合英德農村綜合改革建設,投入708多萬元專項資金,共為文策村啟動34個基礎設施項目;
汶潭村駐村工作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投入192.55萬元專項資金,共為汶潭村啟動11個基礎設施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都與當地政府的方向結合在了一起,梁志城介紹道:“我們進來之后,相應配合當地黨委做工作,例如,他們提出‘教育強鎮’,我們就配合他改善教學環境;他們提出‘美麗鄉村’,我們也配合他們改善村容村貌,根據當地黨委政府的步伐配合他們開展工作。如此以來,當地有扶持資金等各方面資源下來,大家形成了合力,否則單靠我們一方面很難做出那么好的效果。”
現今,三個村子擁有了全新的教學設備、文化中心,康樂中心,滿足了群民的文化娛樂需求;修建的水泥路、重建的危橋、安全飲水、灌溉水利等工程,關乎村民日常生活的系列問題得到解決。
在離開東華鎮的時候,村路旁陸陸續續有許多在建的宅基地民房,梁志城欣慰地說道:“房子密集開建也是一種扶貧之后可喜的現象,說明村民在幫扶下開始漸漸發展起來了。”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