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他人使用的“掛衣墻”(圖片來源網絡)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周楚儀) 沒有人知道誰是最初的發起者,也沒有人清楚它始于哪個城市。可是,這面“墻”卻被帶到了全國眾多城市,甚至有網友急切地想知道,這面“墻”什么時候會來到順德?
昨日(2月2日),網友“大肥”在順德城市網論壇向大家介紹了這面“墻”:在墻壁上安裝掛鉤,愛心人士將不用的衣物洗干凈后掛到墻上,為流浪人員及困難人群提供幫助,拿得安心,用的放心,各取所需,物盡其用。
這已經不僅是一面提供衣服的墻,更是一面溫暖人心的墻。于是,“大肥”忍不住發出呼吁:友善之墻已風靡感動全世界,順德會有嗎?
據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友善之墻”目前已在湛江、青島、九江、天津、開封等城市實施,那么“友善之墻”為何如此走紅?記者總結它的益處有以下三點:一是市民捐出不需要的物品變得簡單,只需要將物品掛在墻上即可。二是有所需求者,不必當面接受捐贈,有人情負擔,更不會傷及尊嚴。三是社會公益組織可以脫離捐助“中介”角色,抽出時間去做更多有益的事。
因此,眾多網友紛紛為“友善之墻”點贊。“‘友善之墻’讓捐贈和受助變得簡單、自然、高效,更符合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小熊貓”認為這是一個既有愛心又新穎的捐助方式。“滿滿的全都是愛,城市的溫暖就是這一點一滴建出來的。”作為一種公益慈善,“變形塑料”認為“友善之墻”的出現對于順德文明城市的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然而,作為新興事物,“友善之墻”在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候,也有網友對它提出了諸多疑問:衣物掛上去,需要相應的管理人員?“友善之墻”設在哪里更為合適,才能做到既不影響城市、小區市容管理?如果下雨、刮風怎么辦?如果衣物最后確實無人接受又該怎么處理......細心的網友發現,“友善之墻”若是在順德實行,這些問題都是無法回避的,“這同樣在考驗我們城市管理者和志愿者的智慧。”
行善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一堵“友善之墻”讓我們看到的是傳遞愛心和善意的簡單自然和身體力行,正如網友所感嘆“現在越來越能感覺到愛就在身邊。”但愛的創意并不是簡單的復制,在我們歡呼這樣的善舉越來越多之余,我們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
■話題通道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登陸“順德城市網論壇”和“順德城市網博客”瀏覽評論;歡迎網友市民報料,可撥打報料熱線0757-22221840或登陸城市論壇“市民報料”進行報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