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正在參觀南方醫科大學順德產業園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王文莉) “順德生物醫藥要有自己的發展新路子,建醫療大數據平臺、打造分布式社區醫療體系”、“順德高新區如何從眾多高新區中脫穎而出,要強調順德特色”、“市場反推,逆向創新,完善產學研一體化產業鏈”……調研現場妙語連珠,戳中發展痛點。
昨日(4月28日)上午,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研究員劉燕華帶領一行人對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和順德高新技術開發區兩地調研,對順德生物醫藥科技發展方向,以及如何全力爭創國家高新區提出指導意見。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鐘小平、廣東省科技廳產學研處副處長李政訪、順德區委常委謝順輝、順德區副區長蔡偉以及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部分領導一同參加調研。
大數據+生物醫藥,走出特色路
有著中國古典園林風格的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成為調研第一站,調研組來到該校,對其發展項目成果表示肯定,并參觀了南方醫科大學順德科技園。
順德科技園主要建設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孵化區、智能醫療設備與“互聯網+健康”孵化區、生物技術孵化區和大學生創業平臺、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是國內一流的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全國首個健康產業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也是區校共建的順德區生物醫藥成果轉化與創新孵化基地、南方智谷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把硬件和軟件設施應用起來,建立醫療大數據庫,讓‘醫療數據’成為特色。”,劉燕華反復強調,大數據發展是當下不可避開的發展趨勢,大數據庫具有強大的應用轉化能力,可以在此基礎上研發新產品,創新“互聯網+”應用模式。廣東順德南方醫大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志宏也介紹:“順德科技園正在努力打造醫學大數據研究應用中心、備份中心,數據產業孵化器三位合一體系,最大程度釋放醫學大數據的效用與能量。
南方醫科大學副校長高天明提出醫療體系要“集群式發展”,劉燕華對此補充道,“新型的醫療體制改革要求惠及人民。要把集群式品牌建設與分布式社區醫療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社區醫院、家庭醫生等元素,讓普通市民在家附近就能看得起病,愿意去看病,能把病看好。”蘇志宏提出,社區醫院的建設也可以把大數據利用起來,不同醫院聯網共享病人問診資料,也便利了市民問診看病。
調研組在順德高新區參觀調研
重市場逆向創新,打造順德“溫室”
從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出來后,調研組來到順德高新區,參觀了國際創新轉化生物產業孵化中心發展成果,并聽取中國科學院(佛山)生命科學創新轉化產業園的戰略定位。
“原來我們傾向于投入大量成本,把一棵‘苗’培養成‘樹’,但現在這種重項目,輕平臺的模式已經不適應了,而是要搭建更具順德特色、吸引力的平臺,吸引更多優質產業,產生集群效應,形成良性產業生態循環系統。”劉燕華對高新區搭建平臺吸引優質資源的創新舉措表示了高度肯定。
順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梁嘉斌提出,順德高新區既要保存量,保留順德原有的優質產業和優質工業精神,也要拓增量,加快創新,吸引更多創新人才隊伍,打造出更接順德地氣的“溫室”來培養很多的“優質苗”,而不只是一棵苗。
調研組成員在調研中都提到一個問題,現在不再是產品引領市場,而是市場需求導向產品研發轉化。“現在就缺這種重視市場的逆向創新思維,這種思維緊貼市場,有著不同于傳統的強大的應用轉化能力。”劉燕華這樣認為。
順德高新區已具備了以機器人為特色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為特色的生命健康產業、以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體系。2013年被廣東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區后,順德高新區一直在為申報國家高新區作出努力,現在也正好到了全力爭創國家高新區的關鍵時候。
劉燕華期望,作為順德高新科技實驗田的高新區,不能只做優秀項目的引進推介者,更要展現出總設計師的氣魄來,要以“帶動整片地區發展”的高定位要求自己,引領產業潮流,將生產型廣東轉變為經營性廣東,拓寬生產產業鏈。
梁嘉斌表示,今天的調研,增強了高新區所有人的自信,同時,調研也讓今后發展特色產業園,爭創國家高新區的工作路徑更加清晰了。
下午,由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組織的“省域醫學大數據中心”立項論證會也在順德召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