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嘉賓積極分享所思所想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鐘柳梅) 6月8日下午,以“國內外藝術公共教育的環境及實施”為主題的“造就2016”鳳城藝術互動展開幕論壇在梁銶琚圖書館舉行。
當日,出席論壇的嘉賓有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陳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公共教育與發展部主任李綱、廣東美術館學術研究部總監孫曉楓、廣東時代美術館黃邊站主持黃小鵬。
活動由大良街道文化中心、順德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辦,面向順德及周邊地區藝術機構工作者、藝術專業師生、藝術愛好者等。國外藝術公共教育現狀如何?學院教學與藝術機構公共教育的區別在哪里?藝術教育者在當今中國社會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大眾如何參與到藝術中去?……活動以論壇形式展開,但氣氛和諧,交流活躍,與會嘉賓積極主動地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
藝術愛好者聽得很是認真
有人希望是得到提升而來。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到,每個地方的文化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但是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容易變得眼光狹窄,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當地的文化了解清楚,又有捷徑學習外地的文化藝術?對此,李綱指出藝術是滲透到每個方面的,每個人都有享受藝術和接受藝術教育的基礎,只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在哪里都是學習。孫曉楓則說到,未必要親身進入藝術館才能熏陶和學習,這樣反而會受到約束,距離、時間、金錢等,他向現場人員介紹了一些國外比較有名的藝術方面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學習的途經一直存在,關鍵在于你是否愿意走進去。”
有人希望能解決困惑。在龍江一家小學任教的李老師說,她目前的美術教學沒有完全按照校本課程來走,而是在課堂上和孩子們分享更多的名家名人名言名作,希望打開孩子們的世界,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少得到孩子的響應,所以她迷惑自己的定位和教學方法是否正確。陳侗立即對她的做法表示“贊同”以鼓勵她堅持,“你需要的更多是資源,給予孩子們實踐?!标惗闭f,他們的團隊非常樂意免費送文化下鄉,讓市民享受更多的免費藝術公共教育。
作為大良藝術館的負責人,盛世傳承藝術館副館長趙川由衷地說到,順德,尤其是大良轄區的藝術館,不再單純地考慮盈利,而是朝著思考文化發展的方向前進,在這條道路上,碰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