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鎮另辟蹊徑,不以工商聞名,而以水網為肌理,文化為靈魂,支撐起城市與產業的齊頭并進,走出一條特色的城鎮化發展路徑
中國城市報記者孟航 通訊員葛愛霞 如果在珠三角東、西、中部的深莞惠、珠中江、廣佛肇三大城市圈各畫一個圈,你會發現,順德正好居于三個圓心連接線的中心點,這座被譽為“廣東銀行”、“廣東四小虎”的城市,從來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不乏一席之地。而在順德的西南部,鬧中取靜處,卻有一座叫杏壇的城鎮另辟蹊徑,不以工商聞名,而以水網為肌理,文化為靈魂,支撐起城市與產業的齊頭并進,走出一條特色的城鎮化發展路徑。
珠三角鬧市中的慢生活
杏壇地理位置優越,從杏壇出發,前往廣州南沙港約50分鐘,至廣州白云機場約80分鐘,前往深圳不到2小時,至澳門橫琴口岸更只有短短90分鐘,名副其實藏身于珠三角兩小時交通圈。
從廣州南站驅車向南,35分鐘后跨過順德支流便進了杏壇轄區。杏壇是典型是嶺南水鄉,四面環水,由西江干流、東海水道、甘竹溪、順德支流和容桂水道圍成了一個陸上島嶼。轄區河網交織,河道總長度達534.31公里,魚塘密布,是珠三角重要的淡水魚基地,擁有62.5平方公里的農業保育區,超過轄區總面積的一半。
2013年,中央提出城鎮化發展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似乎證明了非典型先發地區發展路徑的杏壇做出了正確選擇。曾經的后發劣勢慢慢地沉淀成后發優勢,綠水青山正成為市民共同守護的金山銀山?!拔蚁M訅沁@樣的樂土,大家在珠三角快節奏的生活中,可以偷得一日半日閑,走河畔,舞龍獅、賽龍舟,品香茗、嘗小吃、聽粵曲?!表樀聟^委常委、杏壇鎮委書記謝順輝表示。
這在逢簡水鄉身上很好的印證。被譽為中國最美村鎮的逢簡水鄉,是典型的嶺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嶺南水鄉特色秀外慧中,正成為珠三角自駕游的熱點。據悉,僅2016年國慶7天長假期間,這里接待的游客數量已超過20萬人次。而這不過是杏壇30個各具特色的村居中的一個。
曾經,杏壇也遭受工業初期“以環境換GDP”的粗放式發展困惑,所幸,當地政府及時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近幾年大刀闊斧開展了一系列環境整治工作,大量清理關停了一批污染企業,全面開展美城行動,并延伸至村居,轄區內261條支干河涌和支涌得到疏浚,清淤長度157.162公里,清淤量約99.44萬立方米,建設綠道55公里,城鄉生態持續改善,成為廣東省生態示范鎮,逢簡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村。
沉淀千年的嶺南文化濕地
生態肌理自然不可多得,但杏壇作為獨一無二的嶺南水鄉,其根源更在于文化靈魂。
杏壇南宋時由夏、譚兩姓開村,因讀書者甚眾,取古語:“孔子居杏壇,賢人七十,弟子三千”的“杏壇”二字為名。正由于文風鼎盛,自隋唐開科取仕以來,廣東九名文科狀元中,杏壇占其二。更有孫中山密友、同盟會元老——尢列、清代“畫怪”蘇仁山等,可謂人杰地靈。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產,是古石拱橋之鄉,現存古橋16座;作為順德祠堂最多的地方,杏壇完美地詮釋著“順德祠堂南海廟”的精粹,精品有劉氏大宗祠、黃氏大宗祠等,全鎮共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2處,更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舟說唱、人龍舞、永春拳、八音鑼鼓,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杏壇的文化傳統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這里的人們仍默默傳承著千年不滅的楚壯越人敬畏河神,以龍蛇為圖騰的文化傳統,時至今日,以龍為名的地名、人物、風俗,不勝枚舉。
在每年國慶的順德水鄉民俗文化節上,聲勢浩大的百龍匯演、獨樹一幟的水上飄色、穿越時光的水鄉婚俗、薪火相傳的非遺展演、抑揚悠長的咸水歌,在充滿鄉土氣息的古風秀水大幕上輪番上陣,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流連忘返。
寧靜悠閑的逢簡水鄉
如果說水鄉文化節還稍微帶點官方味道的話,同樣萬人空巷的民俗活動——龍母誕、永春文化節則完全出自民間,每年農歷五月初八,數萬的善信、近百只龍舟匯聚到龍潭拜祭龍母;每年九月初九,來自世界各地的永春弟子齊聚馬寧山,以武會友,切磋比試。而各種大大小小的龍舟賽從年頭到年尾幾乎沒有斷過,引得鄉人扶老攜幼引頸眺望、吶喊助威。在杏壇,隨便問一個人,就在他最親近、最熟悉的人中,總有一兩個永春高手。
小鎮杏壇,藏身著4個國家級非遺項目。而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非遺項目并沒有瀕臨滅絕,反而涌現出一批娃娃軍,成為傳承的主力,如今,杏壇鎮還大力發展社會組織,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非遺項目更好地傳承與發展。龍舟說唱、永春拳則早就走進了校園,成為多所學校的特色課程,良好的傳承讓這些古老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融入大灣區的后起之秀
如果說,曾經作為“陸上島嶼”的杏壇因為交通的不便錯失了珠三角第一輪大發展,誤打誤撞成為了嶺南文化濕地;如今的杏壇,將借著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快速對接珠三角各大核心經濟圈,以廣闊的土地資源、便捷的交通條件成為新一輪的后發新秀。
步入“十三五”,杏壇提出了“智造新城、綠色水鄉”的發展目標,布局兩條腿走路?!斑@是根據杏壇自身特點確定的一個可具象可期待的目標,‘智造新城’指的是城市和產業的發展,以城市升級引領產業轉型發展,杏壇將自我定位為西南片區的支點城鎮,突出中心城區綜合商圈,南部智造產業區、西部港口物流區、北部休閑旅游區的‘一城三片區布局’,造‘智造新城’撬動順德西南片區的發展;‘綠色水鄉’是對環境、文化等軟實力的定位,水鄉是杏壇不可復制的一筆寶貴財富,必須緊緊抓住不放松,將環境和文化優勢完好保留并發揚?!敝x順輝如是說。
目前,順德土地開發強度已經達到49.5%,遠遠超出30%的國際警戒線。位于杏壇鎮的順德高新區自然成為了承載順德區戰略發展布局中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帶動西南片區升級發展的重要支撐點,也是目前順德區土地儲備最為豐富、開發條件最完善的區域,資源、區位和產業配套優勢明顯。據了解,目前順德高新區正在申報國家級高新區。
而僅與順德高新區西部啟動區一步之遙,在建的順德新港是省重點建設項目,擁有5000噸的泊位,近2000萬噸的年通過能力以及招商局國際全球港口網絡,將在珠江西岸港口群中發揮內河母港作用,成為江河聯運的主要樞紐。目前,道路堆場、房建工程已全面開工,建成后將成為順德乃至佛山對接南沙自貿區的關鍵節點,帶動佛山全面融入灣區經濟圈。此外,隨著港區的建設,周邊區域將重點打造港口發展區,加快倉儲、物流產業的發展,為順德乃至珠江西岸城市提供現代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配套服務,利用港口拉動城市經濟發展,全面帶動周邊產業的轉型升級。
處于珠三角核心區的杏壇保留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與文化內涵。正如文化專家譚元亨所言,“她既沒有為工業社會的煙塵熏黑了容顏,更沒有后現代的失律與紊亂,她那么自由淡定,那么從容不迫,以一種開闊的胸懷、年輕的心態,平靜地面對周圍的喧囂,旁人的浮躁,始終保持住自己原初的衷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