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爐的羊額燒鵝,色如紅棗,香氣四溢
近年來,佛山非遺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馮了性、石灣新美術陶瓷廠等單位或個人均申報老字號或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每年有不少傳承人主動向區級、市級尋求申報途徑和方法。
日前,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曹學群、關宏、張雪蓮等針對倫教羊額燒鵝技藝申報非遺項目展開了討論。
據了解,倫教羊額燒鵝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清同治年間,來自羊額的順德進士何崇光,非常喜歡家鄉燒鵝,上京赴考也背挑燒鵝以作“途中餐”,由此聲名遠揚。時至今日,倫教地區羊額燒鵝僅有雄記一家。去年,羊額燒鵝技藝傳承人凌添祐想申請區報區級非遺項目,可惜未能成功。
專家詳細查看了凌添祐帶來的資料,詢問其有無文獻記載、老照片,是否有將工序拍成照片或錄像。凌添祐表示只有圖片,他認為自己的申報資料尚未夠豐富。非遺專家張雪蓮認為,佐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需要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建議從地方志或村史中尋找歷史追溯,并挖掘其技藝的獨特性,可以通過技藝展示或老人家口述后進行書面簽字證明。
佛山市非遺中心副主任、市博物館副館長關宏表示,佛山有很多“老字號”,但缺乏品牌意識,有些傳承人對收集技藝傳承的資料和證據意識不夠。“羊額燒鵝的技藝傳承也是一個家族奮斗發展的故事,有一定代表性,有希望申報成功。”關宏建議,傳承人要做好家族史資料收集工作、多參加公益活動,比如教小孩做燒鵝。
對此,凌添祐表示,目前正在著手開展家庭式體驗羊額燒鵝的公益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其技藝發展情況。(文寧)
█網友關注
倫教羊額的燒鵝那么出名為何不能形成產業呢?
“羊額燒鵝”載譽八方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