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從傳統舊區到智慧社區的過渡需多方合力(網絡圖)
今年五月份,廣州市政府審議通過了《廣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計劃(第二批)》,其中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422個,加上列入今年第一批城市更新計劃中的165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列入今年城市計劃的老舊小區達到了587個。
廣州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的啟動不僅引起了廣州老舊小區居民的關注,順德鄰近廣州,這也引起了順德城市網網友的關注。順德城市網網友“橙熟”對此也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順德的老舊小區改造也可以參考廣州的做法“微改造”,結合順德各個小區的特點進行“微改造”,去其“老”、“舊”的氣息,增加多幾分文化氣息。
對于順德的老舊小區,你又是怎么看的呢?順德城市網網友“Forever145”就建議對這些老舊小區進行成片規劃。他認為,在對城市進行規劃發展的時候,就將這些老舊小區納入考慮當中,充分利用好老舊小區所現有的資源,一是降低建樓成本,二是實現物盡其用。相比于進行成片規劃,順德城市網網友“自嗨成神!”則認為給這些老舊小區注入些新的元素,使其煥發新的活力,這樣更為合適。
那么在“活化”老舊小區方面,順德又正在做哪些努力呢?或是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呢?今年年初,順德大良順峰社區體育公園二期(兒童公園)建設項目完成,社區居民有了更優質的文體康樂活動場地,而這個場地原來是個雜草叢生,被廢棄的籃球場。或是如網友“自嗨成神!”所說的,注入新元素,北滘黃龍村正是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出“黨建+”融合發展模式,給村居帶來了新氣象。
實現從傳統舊區到智慧社區的過渡,除了要依靠科技的助力,各方面的建設還得跟上來。同時如網友“橙熟”所說,我們應根據各小區的特點進行改造,實現具有順德本土特色的老舊小區“活化”,去其“老、舊”,增添文化氣息。(蔡珮恩)
名詞點擊
智慧城區(社區)是指社區管理的一種新理念,是新形勢下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新模式。充分借助互聯網、物聯網,涉及到智能樓宇、智能家居、路網監控、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充分發揮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
■話題入口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登陸“順德城市網論壇”和“順德城市網博客”瀏覽評論;歡迎網友市民報料,可撥打報料熱線0757-22221840或登陸城市論壇“市民報料”進行報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