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魚是一道非常有名的粵式菜色,起源于江蘇的名菜松鼠魚,經過烹飪革新之后,因為魚肉狀如松子而成名。與許多粵菜不一樣,松子魚以酸甜為主要口味,口感酥脆甘香,能助人開胃,是宴席中經常出現的前菜。20世紀60年代初,順德籍粵菜大師黎和師傅,在北京看見江浙同行表演烹制松鼠魚特技,十分贊賞此菜刀工、火候都十分講究,造型美觀,于是萌生了移植的念頭。黎和是一位善于創新的“大方家”,據不完全統計,黎師傅共創新菜肴近300款。他考慮到廣東人不以“鼠”字上筵席菜單這一傳統習慣,一心避開“鼠”字。經過精心改進,黎和師傅保留了松鼠魚刀工精細的特色,改成松子(松果)形。
他把宰凈帶尾鰭的兩邊鯇魚肉,用刀改成“人”字形花紋(但不切斷魚皮),加味料腌過,再加入蛋漿,拍上生粉。然后用猛火燒鑊下油燒到油沸,放入鯇魚肉浸透,然后炸到魚身硬,撈起去油放在碟上,煮滾糖醋芡,淋在魚肉上,用炸好的三色蛋絲圍邊。鯇魚肉經過油炸,魚皮緊縮,魚肉膨脹,因而皮朝里而肉向外,宛若一顆金燦燦的巨型松果,兩片魚尾鰭恰似兩簇松針,稱為松子魚十分形象。此菜外松里嫩,甘香酥脆,甜酸醒胃,因而深受廣大食客歡迎,連朝鮮、日本、歐美人士也很愛吃,成了北園十大名菜之一。其后,松子魚傳回順德,登上了酒樓的筵席上。
20世紀80年代初,松子魚衍生出瘦身版,把原條上碟改為小件裝盤而保留了松子魚的風味。魚塊形似菊花,色澤金黃,又保留了其始祖西湖醋魚的酸甜味型,故稱西湖菊花魚。此菜適應散客的品嘗需求,特別宜于招待以刀叉取食的外賓,很快就成為順德乃至廣東的一道名菜。
一般來說,這道菜都選用草魚作為食材,草魚除了容易分離魚肉和魚骨之外,本身營養也非常豐富。草魚的魚肉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于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也對防治腫瘤有一定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松子魚的制作過程吧!
【食材】
草魚1條、雞蛋1個、淀粉10g、番茄1個、松仁10g
【調味料】
食用鹽10g、黃酒5ml、胡椒粉5g、雞精5g、白砂糖5g、蔥10g
【步驟】
1、將魚去鱗和內臟之后,斬下魚頭,做剔骨處理,留下魚肉;
2、魚肉做回字刀處理,不要直接切斷,深度要一致;
3、在魚肉片撒上食用鹽和雞精、黃酒,用手抓勻之后,腌制20分鐘;
4、將腌制入味的魚肉片放入淀粉中滾兩圈,用手抓勻,盡量讓魚肉都沾上淀粉,再用分離出來的蛋黃淋在魚肉片表面;
Tips:這個步驟是烹飪松子魚的核心,在抓勻的時候要注意讓魚肉的每一面都沾上淀粉,讓魚肉刀口徹底干燥,這樣魚肉才能受熱均勻,炸出來口感更統一。
5、番茄去皮切塊,小蔥切碎成段,盛盤備用;
6、鍋內放油,燒至六成熱的時候,用漏勺盛著松仁放入油中爆香,再將松仁撈出盛盤;
7、把處理好的魚片放入油鍋中大火煎炸,用湯勺舀起熱油淋在魚尾和沒有浸入熱油的魚身上,直到魚身和魚尾一起呈金黃色,即可撈出瀝干盛盤;
8、另起油鍋,放入番茄塊和白砂糖,加一小碗清水,小火煮沸之后,將醬汁淋在炸好的魚肉片上。
松子魚成品外酥里嫩,口味香甜,有助于增強食欲,十分下飯,對于經常不愛吃飯的小朋友來說也是一道非常有誘惑力的美食~
(文/綜合整理 編輯/方外)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