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木版年畫圖片展(黃連站)正式啟動。
10月22日下午,“保護城市根脈·推動文化繁榮”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木版年畫圖片展(黃連站)在勒流街道黃連社區啟動。
本次活動邀請了佛山市博物館副館長、佛山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關宏,區文體局文物科副科長梅彩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連畫家藝術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王貴勝,勒流街道文化站站長盧文健,黃連社區黨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張乃順等嘉賓出席。另外,勒流街道黃連社區的鄉親、各協會代表、勒流梁季彝學校師生代表也前來參加活動,一同感受黃連社區濃厚的文化底蘊。
活動上,盧文健對勒流現有的非遺項目和館場建設進行簡單介紹,“保護城市根脈·推動文化繁榮是我們今天活動的主題!根脈這詞,是我承接本次活動之后,至今最喜歡的名詞。我相信,這詞對于我們從事文化工作的人來說,也是感觸最深的。根脈一詞將文物、文化遺產的重要性表現無遺。它不斷地提醒我們工作的是如此的必要和關鍵。”
梁季彝學校師生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歷程。
“我們的活動歷程已經有八、九年了,全市五區都展開了長時間的巡回,每年都有在各個社區、學校、鄉村等地方展示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有4項、省級48項、市級101項;另外,還有木版年畫系列的,這兩個系列在弘揚佛山傳統文化方面,受到各界歡迎,深受民眾喜歡。”關宏表示,要積極宣傳非遺項目,不斷深化中國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在文化傳播上擦亮佛山非遺名片。
勒流梁季彝學校的何老師跟城網君分享,通過參加這次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木版年畫圖片展,同學們對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深刻的認識,也給書畫社帶來一些創作方面的靈感,有助于弘揚優良傳統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順德近日公布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黃連倉沮信俗、黃連龍虱游藝赫然在列。此外,勒流還有很多流傳已久的文化習俗,如“龍眼點睛”習俗、廣繡、眾涌飄色等就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陳姿樺)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