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峰山“雙塔”青云塔、太平塔修繕前后對比效果。
歷經400多年的順德山“雙塔”,經過歲月的洗禮,已漸漸沉淀為順德文化地標之一,寄托著順德人的“鄉愁”。近日,作為順峰山“雙塔”修繕之一的太平塔,因為修繕后的太平塔“穿上新衣”而引發市民的不解與議論,有市民認為修繕改造前后的太平塔外表鮮艷,并沒有做到“修舊如舊”的原則。
1月5日,順德中心城區建設工程指揮部迅速響應、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代表、施工方代表以及市民代表等參加座談會,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在專業意見和民意之間找到平衡點,共同推進雙塔修繕工作。
為了進一步了解“雙塔”修繕情況,昨日(1月7日),廣東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廣東省文物專家來到順德現場實地考察“雙塔”修繕情況后并召開座談會。
廣東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文物專家先后來到太平塔、青云塔文物修繕情況進行考察。針對在修繕“雙塔”方式、技術措施、材料等向設計方、施工方進行詳細詢問。
廣東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文物專家先后來到太平塔、青云塔文物修繕情況進行考察,了解雙塔修繕情況。
據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肖旻介紹,通過前期勘察分析論證,太平塔已全面風化,外墻的抹灰出現剝落、裂縫,表層結構疏松。如果不做任何保護措施的話,水分、灰塵和植物種子更容易停留裸露在外面的青磚。青磚一旦受到侵蝕、粉化,就難以支撐塔的力量,進而影響塔結構安全。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尚杰表示,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及研究單位也非常關注“雙塔”修繕情況與市民反饋意見。通過現場走訪、考察,了解“雙塔”修繕情況,省文物相關部門認為順峰山“雙塔”修繕方案符合文物保護原則,堅持使用傳統工藝、手法進行修繕。
據悉,有不少市民認為,太平塔外墻抹灰修繕帶來的并不是“修舊如舊”,與原來古塔本身不符。對此,尚杰稱,大多數明代的古塔現在基本上都是與太平塔顏色相符,市民對修繕“雙塔”外表顏色產生懷疑,是因為“雙塔”色彩鮮艷,經過一段時間風吹日曬后,塔身的抹灰鮮艷色彩就會褪去,就會顯露出古塔的痕跡。尚杰表示,經過現場考察,雙塔外墻抹灰采用傳統的工藝、傳統材料等進行修繕,符合文物保護原則。
“關于雙塔進一步修繕,要“不做加法、慎做減法”,要符合傳統文物的修繕原則。”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顏永樹在考察中表示,由于古塔年代久遠,修繕過程中不要額外添加別的建筑或設施,也就是“不做加法”,以保證“修舊如舊”。在“慎做減法”方面,要減少一些危害文物本體安全、與文物形式不一致的設計或設施,確保古塔傳統形態的一致性。
顏永樹強調,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如在施工中有重大變化或調整的,要報省文物部門進行重新論證。顏永樹提出,針對“雙塔”周邊的安全防護措施等方面,應該根據“可識別”的原則,避免設計太顯眼影響雙塔的美觀。同時,在修繕過程中,要廣泛征集意見、尊重社會參與,充分尊重民意等,進一步完善修繕好雙塔。(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