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在小區的愛心捐衣箱
又是一年“換衣”季,整理衣櫥時總會發現許多衣服如同雞肋般存在,“穿之無意,棄之可惜”。為了給舊衣找一個“新家”,小區門口標著“慈善”、“公益”的綠皮箱就成了大家最好的選擇,既能避免浪費又能奉獻愛心的方式得到了不少市民的支持。
小區捐衣箱:是公益還是生意?
近日,城網君發現在順德各大小區都發現了標著“捐獻愛心”的舊衣回收箱。在金榜社區碧湖豪庭門口,一個綠色的標記為“公益環保舊衣投放箱”引起了城網君的注意,捐助單位寫著“衣加心愛心公益服務中心”。小區門口保安宋大叔介紹到這是今年才放置在此的,每隔10多天就有人來取走衣服。市民邱女士表示平時會將不穿的衣服捐助到此處,但卻從來沒有關注過這些衣服是否真的當作公益品捐贈出去了。另外,收廢品的關女士提到,經常會有人把成批舊衣服當作垃圾賣。
根據公益環保舊衣投放箱的電話,城網君進行了詢問。對方首先否認了“衣加心愛心公益服務中心”的身份,并掛斷了電話。第二次電話接通時,對方承認了在回收衣服這一事實,自稱姓黃,在做舊衣服回收的捐助公益,但當城網君提到捐助的對象和捐獻衣物的流程時,對方卻再一次掛斷了電話。在城網君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再去打探時,對方便直說到這是丈夫自己在小區投放的,用以收集舊衣物去賣,聲稱之前賣衣服得到的錢也捐獻到社會中去了,但城網君問到一般會捐獻給哪些群體,對方卻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個中緣由,著實耐人尋味。
部門回應:報備才算合法合規合資格
城網君撥通了該小區的物業管理電話,詢問是否知道該綠皮箱。一番陳述下,物業公司卻告訴城網君綠皮箱不在小區內故不歸物業管理。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社會組織和服務科科長廖志強表示,2016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明確規定公開募捐行為。即任何社會團體在開展慈善工作,前提都應是合法合規,并且都要在“慈善中國”網站上申請立項,一旦立項通過才能被視為是符合資格;倘若未滿足以上條件,也應有正當的企業或單位支持。
“衣點愛心”:4月推出新的“愛心箱”
3月26日,唯一一家經佛山市民政局、佛山市慈善會指定的舊衣回收項目——“衣點愛心舊衣回收公益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衣點愛心”)被列入了“2019年創益合伙人”簽約項目。
“衣點愛心”隊長徐帆強調,該服務隊是目前順德乃至佛山唯一合法合規的愛心舊衣回收服務隊,被列入“2019年創益合伙人”簽約項目,是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會對團隊的支持和鼓勵,同時也是團隊追求更公正、公開的合法公益活動的手法之一。
據悉,“衣點愛心”成立于2015年,起初由共青團佛山市委員會、佛山市環境保護局、佛山市志愿者聯合會聯合支持開展公益活動。服務隊每年都會收取近八成新、九成新的衣服,通過回收、分揀、清洗、烘干、紫外線消毒、整理,再運往全國14個省(區),以資助貧困山區,截至目前有效捐贈了100多萬套衣物,幫助群眾達82萬人次。收到的捐贈書籍不僅幫助到了山區留守兒童,也資助了四個圖書館的成立。
徐帆提到,在順德區有很多仿用了“衣點愛心”愛心收衣箱樣式的綠皮箱,投放在小區門口進而也影響了他們的公益活動。對此,衣點愛心服務隊也采取了行動,通過向相關部門反映,并提出了改造舊衣回收愛心箱外形的方案,使之與其他區別開來。他透露,“愛心箱”接下來將在顏色上統一更換成黃色,并在下個月統一更換原來舊衣回收點的綠皮箱。他希望廣大熱心公益的市民能認準“衣點愛心服務中心”的標志,實實在在地支持社會公益活動。
小區的愛心箱來于何方,收到的衣物送往何處?這是很多市民都未關注到的,我們不能否認廢品回收的利用價值,但打著“愛心捐贈”的旗子,卻只是在滿足個人私利,在道德上有悖常理。情況嚴重者,助長了“黑色產業鏈”的發展,于法更不能容忍。(呂曉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