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半,六年級走讀生金同學步履匆匆地從學校走出來。她一邊托起三百度的眼鏡,一邊告訴城網君,她正要趕回家做作業。問及每天在家的勞動時間,金同學只是搖了搖頭,“每天做完作業差不多九點了,沒什么時間做家務。家務活都是爸爸媽媽做的,從小就不需要我動手做家務?!苯鹜瑢W說道。
這樣的場景就出現在順德某小學門口,而類似的情況在全國似乎更為常見。近日,國內外相關調查顯示: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為1.2小時,韓國0.7小時,而中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只有12分鐘。期間,甚至有報道直接指出,現如今中小學生自理能力缺失與勞動意識淡薄現象普遍存在,勞動時間、勞動能力“雙赤字”情況突出。
不少學校當前的勞動課實際是教育綜合實踐課。
勞動教育缺位
學生為何不做家務?順德眾多學生所言和金同學的經歷基本相似,他們并非“不勞動”,只是“沒有時間勞動”,如果有時間,他們還是會幫忙做家務,正如家住順德、卻在廣州上學的陳同學,她提到今年就讀三年級,每天從廣州回到順德每天的作業都能在學校里完成,回到家后她偶爾也會幫忙做做家務,飯后洗碗基本也是她每日必做之事。
對此不少市民也解釋道,只是因擔心子女的學習跟不上,故而在他們并不要求他們參與到家務勞動中。金先生提到,他們祖籍浙江,今年六月份小學畢業之后就得將孩子送回老家上學,因擔心她跟不上當地教育,家里還給她額外找了家教老師,重點輔導她的弱勢科目。但為了不給孩子添加負擔,使之擁有更多休息時間,金先生表示從不給孩子安排家務活。
而除了在家中,學校的勞動教育也占很大比重,然而情況似乎也不盡人意。城網君了解到,學校當前的勞動課實際是“綜合實踐課”,順德許多中小學的勞動教育融在了學校的課程實踐中,大多數會開設第二課堂,或專門教授學生剪紙、十字繡、烘焙等技藝、或以培養學生科創思維為目的的動手實踐操作,其中開展時間以每周一節課、兩節課不等。而課外的勞動實踐卻不多,極少數學校會利用時間節點開展勞動教育,如在植樹節當天組織學生戶外植樹。
家務清單鼓勵孩子動手
前不久,上海市某小學將“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也在網上引發廣泛熱議,這份小學生“家務清單”在網絡上曝光后,網友留言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大家還紛紛建議全國推廣。談及設置“家務清單”的初衷,該校校長表示,現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十分優越的環境中,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則能讓他們更好地體驗家庭的責任感。
上海某學校的“家務清單”在網上曝光。(網絡圖)
而家長方面該如何引導小學生參與勞動?市民梁先生表示,家庭教育中應當適當加入鼓勵機制,“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不能讓孩子事事都對父母有依賴心理,孩子的動手能力應當從小就開始鍛煉培養?!绷合壬f道。
誠如是,黃女士專門為她剛上一年級的女兒制作了一本“評比手冊”。日常中,黃女士除了讓女兒每天花40分鐘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會額外給她布置家務活。此外,黃女士也會利用周末女兒不上課的時間,帶她參與社會志愿活動。這些都被黃女士記錄在“評比手冊”中,“某件事做的好的,我們會獎勵一朵小紅花,十朵一紅花可以換一個禮物。”黃女士希望通過這樣鼓勵的方式,引導女兒能對生活形成認知,同時也能對其不當行為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呂曉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