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度順德參與式預算項目推進已有半年,順德城市網即日起推出“參與式預算”系列關注,通過深入跟蹤走訪 ,讓廣大市民從執行情況、社會反響、部門計劃等方面,了解諸多民生項目的推進實施情況。
7月26日下午4點,龍江蘇溪74歲的周元正坐在環村而流的龍山大涌旁一棵大榕樹下,和一班老友記聊天。這是他退休后的日常,上午在周氏大宗祠的東村文化室喝茶聊天,下午“移地”到涌邊的大榕樹。談起蘇溪的變化,周伯一臉幸福,“建了公園,修了道路,活化了祠堂,現在還建村史館和足球場,村容村貌變化很大,生活在這里很有幸福感。”
與蘇溪緊鄰的陳涌,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圍繞龍山大涌,陳涌開展“一河兩岸”工程,改造陳涌路、文華路,建設北湖公園,進一步增強了陳涌社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村民群眾的居住環境。
根據中央、省、市關于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的要求,按照順德區委區政府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部署,結合順德實際情況,統籌資源,加快推進順德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今年,順德啟動打造12個具有順德本土特色的生態宜居美麗示范片(共25個村居)建設,并納入參與式預算項目,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超過1.6億元,高質量推動順德鄉村全面振興。
村居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推進:啟動資金已劃撥至鎮街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順德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區、鎮街、村居形成共識。根據省《關于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案》和市《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及實施七大工程的行動方案等文件要求,順德研究制訂《順德區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區財政在2019至2020年,安排3.35億元專項資金,由區農業農村局統籌。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納入2019年參與式預算項目,今年預算投入1.675億元。
根據《方案》,鎮街篩選具有一定建設基礎、具有嶺南水鄉特色、順德區域特色,空間相連、特色相近、功能互補的2~3個村(社區),或單個合并村(社區),作為初選示范片區。區委區府研究討論后確定第一批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共12個示范片區、包含25個村居。
第一批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片名單
據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工作科介紹,各示范片區、村居已報改造提升方案,方案審核通過后,啟動資金已劃撥至鎮街,目前有些項目已在施工,有些還在招投標階段,預計年底初見成效。
據透露,該科室目前正在物色第三方機構對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全過程進行跟蹤和監督,包括項目的建設、資金的使用,流程的規范、檔案的歸集、人員的培訓等五大方面,希望項目如期、規范推進,真正改善鄉村人居環境。
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顏值高”。
成效:各鎮街、村居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作為順德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龍江水鄉景觀示范片,龍江蘇溪和陳涌的建設如火如荼。蘇溪和陳涌是兩個相鄰的社區,并且有獨特的資源龍山大涌貫穿其中,兩者均著力打造龍山大涌一河兩岸人文景觀。
示范片區內蘇溪2019年區、鎮、社區將投入2483.2萬元。7月26日,城網君走進龍江蘇溪,發現蘇溪廣場、蘇溪村史館、蘇溪社區道德講堂、公共廁所升級改造、沿江東路等6條道路整治提升……一系列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建設工程項目密鑼緊鼓地推進。此外,為大力開展示范片區建設,包括蘇溪牌坊工程等10多個項目正緊張施工及籌備中。蘇溪東村市民梁姨說,這些年蘇溪的人居環境越來越好,活化后的周氏宗祠和改造提升的蘇溪公園也成為老人最愛去的地方。
一條河涌之隔,右為蘇溪公園,左為建設中的陳涌北湖公園。
同一個示范片區的陳涌社區,建設推進力度不容小覷。陳涌項目建設工程共需2490萬元,其中2019年區、鎮、社區共投入資金約1400萬元,當前部分微整治工程已完工,龍山大涌兩岸提升改造已動工。城網君走訪發現,經過改造后的大河路,電線亂拉亂搭的現象消失了,一條長達350米左右的墻繪增添了文化氣息;重新鋪上瀝青的文華路更加平整,劃線清晰,行人、行車更加有序。正在建設中的北湖公園,未來將和蘇溪公園無縫對接,連成一片,為兩地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
事實上,示范片區的村居緊跟區里的工作部署,大步前進,順德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的一系列動作正在開展。如沙浦作為均安樂韻水鄉示范片,規劃了村居生態建設,新時代實踐中心,粵劇文化中心,兒童游樂園等17個項目鄉村振興建設項目,目前有些項目已在建設中。
城網君了解到,在原古村活化項目基礎上,順德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于古祠堂、古河道、古橋、古樹等修繕、活化利用工作,各鎮街對應區財政扶持資金按照相應比例給予配套。
■聲音
順德龍舟文化傳承協會副會長、倫教決咨委委員胡鍵:鄉村振興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我建議一村一規劃,保留鄉村原有的風貌,并挖掘每個村的歷史、人文底蘊等不同的特色。示范片是連片規劃,把區域的鄉村特色反映出來。順德作為水鄉,要把水的工作做實,沒有水域,就失去了珠三角的風貌特色。
網友“鳳城女子”: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首先要做好人居環境。環境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民生福祉,也是鄉村發展的寶貴財富。宜居的環境,讓我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鐘柳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