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日益突出,犯罪嫌疑人借助網絡空間,虛擬不同身份設計多種詐騙手法,市民稍有不慎就容易上當入套。今年下半年以來,佛山市順德區哪些電信網絡詐騙類型高發?什么人群容易受騙?
據統計,今年7月份以來,佛山市順德區刑事電信詐騙警情中,辦理貸款、冒充客服、刷單兼職、投資理財等4種詐騙類型最為突出。其中,辦理貸款詐騙警情占23.3%,冒充客服詐騙警情占19.5%,刷單兼職詐騙占17.6%,投資理財詐騙占14.8%。
被詐騙人群年齡分布中,20歲至29歲年齡段占44.7%,30歲至39歲年齡段占32.1%。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網絡化的購物方式和金融工具,而且經濟活動較多,當資金出現緊張時,最易在代辦信用卡、貸款詐騙中受騙。而網絡購物中冒充客服的被騙對象也主要是偏年輕群體。
為提高市民防范意識,今年以來,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在持續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類型反詐宣傳活動4000多場次。與多行業合作,聘任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形象大使,成立企業反詐宣傳志愿隊。同時,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在全區范圍內共推送反詐預警短信100余萬條。但是即使如此,依然有人防范意識不高,識破不了騙子的手段,下面就多看一些案例,從案例中看清騙子的手段,煉就“火眼金睛”!
辦理貸款詐騙案例:
轉賬就能增加流水? 男子貸款不成反被詐騙
8月12日,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北滘派出所接事主周先生報案稱,其被人以貸款需做流水的手段詐騙了5000元人民幣。原來,當日周先生的手機收到了一條短信,短信中稱周先生有10000元的申請貸款額度,可以添加短信上提供的QQ號碼申請辦理借貸。周先生正好需要用錢,看到信息后就添加了對方的QQ號碼與對方進行了聯系。對方自稱是重慶某小額貸款公司的客服人員。周先生表示自己想申請10000元的貸款,并按對方要求填寫了個人相關資料。
“你如果想貸款,需要聯系我們經理。”隨后,周先生按照“客服人員”的指引,電話聯系上了該公司的“經理”。然而,“經理”稱周先生的銀行卡流水額度不足,讓周先生往他們的賬戶上轉賬以幫周先生刷銀行流水的額度,并稱事后成功放款的時候會將周先生轉過去的錢和貸款金額一起轉回給周先生。于是,周先生就按照對方的要求分三次共轉去了5000元。但讓周先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給對方轉去了5000元后,對方依然稱周先生的流水不夠,讓其再往提供的賬戶上轉5000元。此時周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于是報警。
警方提醒:不要輕信網上、群發短信等渠道發布的貸款信息,任何以收取保證金、違約金或轉賬做銀行流水等各種名目事先收取費用的貸款都有可能是詐騙。不要輕信“免抵押、無利息”的虛假宣傳廣告。
冒充客服詐騙案例:
網購遇上假“客服” 女子被騙4萬多
7月20日,均安的梁女士在公司正常上班,期間他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網店客服,梁女士想起自己前幾天正是在該網店購物過,且對方能準確說出購物賬號及銀行卡賬號,便信以為真。網店客服稱產品質量出現問題,需對梁女士進行賠償,但前提需要梁女士在某金融平臺進行借貸操作才可獲得賠償。梁女士雖然在操作的過程中產生懷疑,但是在所謂客服的催促下,她最終在兩個金融平臺上,一共借貸48400元,存入了自己的銀行卡中。隨后,梁女士在“網點客服”的指引下,把銀行發來的驗證碼告訴客服。轉眼,梁女士就發現自己銀行卡里的48400元被轉走。
正當那名所謂客服繼續要求梁女士去其他網貸平臺借款時,梁女士才發現自己被騙。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在遇到自稱客服的陌生電話時,要小心求證,面對退款、賠償等陷阱要注意辨別,千萬不要隨意將銀行驗證碼告知他人。
網絡刷單詐騙案例:
“專業”刷單手被騙33萬余元 刷單團隊轉型詐騙
還在相信網絡刷單能“日進斗金”嗎?近日,一名有近一年刷單經驗的“專業”刷單手報警稱被拖欠貨款33萬余元,甚至還被踢出“工作群”。民警分析,刷單老手認為“可信”的刷單公司,隨時有可能為快速撈錢而轉型做詐騙,因此,市民不可根據個人經驗輕易嘗試,任何形式的網絡刷單均不可信。
刷單被騙。
2018年10月份開始,家住順德陳村的羅女士(化名)在網上幫別人刷單收傭金,當時進了幾個刷單微信群,剛開始的時候,羅女士在一個叫“*多多交流群”開始刷單。有任務的時候,群主會在群里發布任務,對方會發出一個店鋪鏈接、含有金額的收款二維碼,羅女士會拍下貨款,掃描另外的二維碼付款,付款后將截圖發回微信群,隨后群主會把傭金返還給羅女士,每拍下1000元的貨物,可以獲得100元傭金。任務完成15天以后,群主會把本金退回羅女士微信。
就這樣,每天的刷單、返還傭金和本金的模式都正常運轉,入“工作群”的刷單手也越來越多。2019年5月底到7月份,羅女士發現這段時間做的任務都沒有返還傭金,7月28日凌晨3時許,羅女士被人從任務群里踢出,很多群成員都反映沒有收到貨款,羅女士才意識到被詐騙。
目前,羅女士合計被刷單詐騙334000元。
網絡刷單,是網絡商家為了提高自身銷售量及信譽而進行虛假交易的行為,由此也衍生了一些刷單公司。近年來,隨著各大正規電商平臺加強對刷單行為的檢測力度,刷單公司幾乎無利可圖,為了更快撈錢,不少刷單公司轉型為詐騙公司,套用原來的模式騙取刷單手的本金。警方提醒,市民要認清刷單是違法行為,遇到免單、返利、送贈品、零墊付的廣告要警惕,凡是涉及刷單的交易均不可信。
投資理財詐騙案例:
虛擬寵物區塊鏈投資? 三人被騙74000元
今年7月份,岳女士在杏壇鎮家中上網瀏覽貼吧時,發現一則短期高收益投資的廣告,后來貼吧上一名不認識的網友就主動與岳女士聊天并加其微信。這名網友自稱是投資推薦人,詳細介紹了一種叫幸運生肖虛擬寵物區塊鏈交易的新興投資方式給岳女士,并讓她下載一個APP,稱這是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目前仍處于紅利階段,是穩賺不賠的。
岳女士半信半疑就下載注冊了APP,按要求充值100元作為積分。但由于工作關系,岳女士一直沒有時間進行投資,而推薦人隔三差五發些收益圖給岳女士,催促她機不可失。
7月15日,岳女士最終經不起游說充值了1176元人民幣搶購了一只羊的生肖,并向推薦人發送交易記錄。三天之后,APP平臺就幫其出售了這只虛擬寵物到其他注冊用戶,讓岳女士掙了117.6元的差價,當即可以提現。岳女士似乎發現了一條發財致富的新道路,于是不斷加大投入,最多的一次還投入了兩萬余元。直到8月6日,APP投資平臺直接關閉,岳女士無法登錄也無法取回APP平臺上的資金,才發現自己受騙。此時,岳女士共被騙31000余元。
無獨有偶,8月7日,同住杏壇鎮的胡先生、梁先生發現自己也被同一APP投資平臺詐騙。詐騙手法相同,都是網上有人推薦這種幸運生肖虛擬寵物區塊鏈投資,并被拉入到一個約500人的微信群,群內成員互秀收入誘人加入投資。至APP平臺關停,兩人共被騙43000余元人民幣。
警方提醒:此類詐騙首先讓人產生有利可圖輕松掙錢的錯覺,當資金池不斷擴大,詐騙分子則關閉資金出口將所有“投資者”一網打盡,市民不要被所謂高獲利的“投資”方式所蒙騙,非正規渠道的投資軟件不要輕信。(李積麟 通訊員 庹鵬)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