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已經成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時間就是生命”,在講求效率的經濟社會這是一道鐵律,同樣,在以“時間管理”為核心的心肌梗死等疾病救治過程中也適用。9月18日,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建設工作啟動,將利用5G、遠程醫療、移動醫療等信息技術將搶救節點前移到救護車上,患者在救護車運送途中,院內即可進行遠程視頻會診和動態心電圖傳輸,明顯減少急性胸痛患者的首次心電診斷時間,提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繞行急診、心血管內科重癥監護室直達導管室的比例,為搶救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
據介紹,胸痛中心已經成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是按照嚴格的流程和現代化的管理措施,通過急診科、心血管內科、介入中心和放射科等多科合作和區域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為胸痛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氣胸)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以達到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120分鐘黃金救治效率的目的。
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陳玉兵表示,創建胸痛中心是該院2019年的重點工作,是醫院契合國家政策,順應醫學模式發展,主動融入順德區胸痛中心聯盟的重要規劃;同時也是醫院加強學科建設,增強自身內功的重要抓手。會上,該院與中國電信5G通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日后創建過程中,醫院將依靠政府和社區力量使群眾更加了解胸痛知識、預防心梗發生、快捷進入救治通道;同時,依靠自身技術力量,整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及周邊醫院的技術力量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救治服務。
醫院為了更好地把握黃金救治時間,還建立了院前院內無縫銜接流程,創新區域協同救治和轉運機制,與區120急救中心、容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民營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并開通綠色通道,對社區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影像診斷、介入治療和后續治療。
“希望醫務人員以胸痛中心創建為抓手,建立完善雙向轉診、防治結合、急慢分治的醫聯體體系,提升醫院胸痛相關疾病的診療水平,帶動容桂醫療體系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力爭以最短時間通過胸痛中心認證。”容桂街道衛計局常務副局長、醫院黨委書記藍志軍如是說。
容桂街道黨工委委員、衛計局局長王建,佛山市順德區120指揮中心副主任柯煥勇、容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小強等相關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并實地參觀了導診接診流程、胸痛患者的接診處置方式以及各處標識等,詳細了解每一個環節的接診情況,也對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全面地點評和指導。(李放 通訊員奕彤)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