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姓名:陳國顯
籍貫:廣東順德
入伍時間:1986年11月
榮譽:2019年樂從鎮“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佛山市“最美退役軍人”
1986年,年滿20歲的順德樂從人陳國顯放棄了大好的工作機會,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退役后,他投身家鄉建設,反哺一方水土,憑著“吃苦耐勞、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創辦了佛山市日盛鋼鐵貿易有限公司。
“盡管工作中也有坎坷,但是軍旅生活教會了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只要務實勤奮、雷厲風行、誠信有道,辦法總比困難多。”多年來,陳國顯把鄉土文化傳統與現代企業精神結合,營造了一種共識、共鳴、共榮、共享的企業文化,書寫自己的傳奇人生。就在前不久,陳國顯入選2020年佛山市“最美退役軍人”。
退役軍人陳國顯。
部隊情:百煉成鋼,永志不忘
1986年冬天,陳國顯穿上軍裝,正式成為一名軍人,在湖北省鄂州市燕磯鎮新兵訓練基地開始了訓練。從沒有離開過家鄉的陳國顯,和許多來自廣東的戰友一樣,被當地寒冷的天氣折磨得痛苦不堪。“氣溫低,訓練強度大,許多新兵的雙手都被凍成了香蕉一般,又腫又痛。”但陳國顯說,路是自己選的,咬緊牙關也要堅持下去。
結束近5個月的新兵訓練,陳國顯被安排到湖北黃岡舟橋32旅6營當了一名通訊員。3個月后,他又被部隊安排去學習衛生知識,成為一名衛生員。他先后被調到舟車連、汽車營服役。在軍營里,陳國顯與戰友們一道摸打滾爬、刻苦訓練,成長為一名素質過硬的衛生員和通訊員。陳國顯與戰友們一道,克服各種困難,一次又一次地圓滿完成部隊下達的任務。
令陳國顯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上世紀80年代黃孝河治理工作。1983年底,武漢市舉全市之力會戰黃孝河。歷時8年,投入數萬人,將原來的一條明河改為半明半暗——一段5公里多的地下箱涵、一段5公里多的明渠。整治后的黃孝河,成為漢口地區排水的主動脈,從根本上解除了漢口漬水之痛。1988年,陳國顯跟隨部隊參與黃孝河整治大行動。陳國顯作為一名衛生員,除了每天為傷員施藥打針,治理傷病以外,一有空就卷起褲腿、抄起鐵鍬投身治河戰斗。經過4個月的奮戰,陳國顯和戰友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受到了部隊的表彰。也因此,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當兵時的陳國顯(左二)。受訪者供圖
創業情:自強不息,永不放棄
退役時僅23歲的陳國顯,返鄉后,陳國顯先當過房地產公司業務員,后從事鋼材貿易。初生牛犢不怕虎,陳國顯堅信沒有共產黨員克服不了的困難。回想當年創業之初,陳國顯感慨頗深。他說:創業就像寫文章一樣,必須發散思維,拓展渠道,決不能坐井觀天,閉門造車。那一年初辦企業,只有兩名員工,陳國顯背起行囊,開始了尋求企業生存之道的長征。他查信息,跑門路,研究全國各地市場走勢,親自跑市場、跑銷售、跑采購,甚至親自掃鐵,搞衛生。在這期間,陳國顯既嘗到了賺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喜悅,也付出過投資經營失敗的慘痛代價。
2007年至今,陳國顯所從事的鋼鐵行業,曾經經歷了兩次嚴重的金融風暴。鋼材價格下跌導致全行業陷入低谷,大量鋼鐵公司陷入倒閉潮。面對困境,陳國顯并沒有被困難擊倒,在部隊練就的堅韌不拔精神發揮了重大作用。他頂著十幾間銀行貸款的巨大壓力,咬緊牙關,通過各種措施穩定客源、拓展業務。通過四年的艱苦奮斗,他終于解決了所有款項問題,帶領員工擺脫了企業困境。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國顯憑借軍人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最終走向了成功之路。現在,他所創辦的日盛鋼鐵,已擁有員工約300人,年鋼材銷售量達到40萬噸,在行業中擁有良好信譽。公司主營的型材,主要用于隧道、橋梁等大型基礎建設,公司多次參與重大基建項目,為國家和地方的社會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
陳國顯認為,只有不斷努力奮斗,才能不負春光、不負歲月;只有不忘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的初心,敢于擔當作為,對國家建設、地方發展有所貢獻,才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社會價值的人。
家鄉情:熱心公益,譜寫大愛
陳國顯是順德區愛國擁軍促進會樂從分會的榮譽會長,自2018年擔任樂從慈善會理事以來,向社會各界累計捐獻款項及物資達300萬元。
他關愛老人,每年帶頭捐款慰問孤寡老人,送上慰問金、慰問品等,不似親人勝似親人;他關心、支持青年大學生、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帶頭招錄退伍軍人,努力為他們安排工作;他關心弱勢群體,多次捐款助學紓困,幫助弱勢群體改善生活狀態;每年積極開展“精準幫扶”活動,與鎮村20家“五保戶”、“貧困戶”結成定點幫扶對子。每年對貧困戶累計送上慰問金、慰問品超過百萬元;他關愛員工,每年花20多萬組織企業員工培訓學習。2007年,他深入到云南省貧困山區,關注并定點幫扶援助希望工程,在寧蒗縣翠玉鄉肯地石村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盡管退伍多年,但陳國顯和戰友來往密切。
駐地情:捐款抗疫,一馬當先
今年春,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抗疫前線的“戰況”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當年從軍的崢嶸歲月,讓陳國顯和他的戰友們一直把曾經服役的湖北黃岡視為自己第二故鄉,父老鄉親們的冷暖安危是他們一份縈懷不去的牽掛。
得知黃岡疫情后,陳國顯與戰友商定,成立舟橋某旅退役戰友籌款委員會,為第二故鄉抗疫捐款。他們向全國20多個戰友會、戰友群發出倡議書,僅短短3天時間,就有1758人退役軍人踴躍捐款,數額達到32.3萬元。黃岡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受他們之托,將其中21萬元善款采購一輛醫療應急救援專用車,捐贈給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余下捐款定制了一批不銹鋼保溫杯,作為慰問品送給一線醫護人員。
1月下旬,疫情來勢兇猛,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武漢建設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樂從鋼鐵世界接到疫區支援建設單位之一的中國建筑集團委托,急需一批鋼材用于疫區臨時病房的建設。由于正值春節假期,樂從鋼鐵世界園區鋼鐵貿易均處于休假狀態,加上工人返鄉而且臨時醫療病房用鋼種類多且標準高,陳國顯的日盛鋼鐵貿易有限公司主動牽線,帶動了其他鋼貿企業積極參與抗疫行動。1月31日23時15分,連夜發出首批支援疫區建設的鋼材,次日,再有多輛“抗疫”物資運輸車輛從鋼鐵世界園區發出,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兩天時間先后有近2000噸鋼材馳援至疫區,支援臨時病房建設。此外,陳國顯的鋼鐵貿易有限公司還積極支援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舊院區改造,在一天時間內籌集了500噸鋼材運到了工地上,確保2月10日前改造完成,建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隔離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最美的退役軍人”陳國顯與時間賽跑,筑起了共同打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堡壘。
陳國顯退役不褪色,以勇敢的創業精神和質樸的為民深情,書寫了一份無愧于一個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的時代答卷。他表示:“無論過去當兵,還是現在經營企業,都將永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用真情回報國家和社會。”(鐘柳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