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北滘鎮桃村報功祠的大門,可以看到很多小孩子正在里面上國畫課。祠堂以灰色為主色調的墻上掛滿了形形色色的畫作,里間祠堂墻壁的一面墻上掛著很多小朋友參加完國畫課后展示的稚嫩畫作。
大堂里,泥塑家正在仔細雕琢幾只栩栩如生的母雞,畫家們正在聚精凝神的一筆筆勾勒線條,孩子們則在跑來跑去的嬉戲打鬧,人人都自得其樂、怡然自在,看著周圍的一切,會讓人感覺特別美好。
對于一間閑置的古建筑來說,最好的保護便是利用好它。桃村報功祠在得到保護的同時,結合了藝術之美 ,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據報功祠主要負責人、廣州美院老師陳偉雄介紹,當年佛山出臺古村落活化的相關政策后,他便向政府申請得到古建筑活化利用的機會,最終選擇了桃村報功祠。他認為報功祠的“功”,由“工”和“力”兩者結合,“不管是作畫還是做雕塑,都需要一種工匠精神,也都需要去出力。”陳偉雄表示。
老師在教學生們畫國畫。
陳偉雄接手報桃村報功祠后,為報功祠的建設耗費了很多心血。“2017年接手這里的時候,這兒就只是一個毛坯房,空空蕩蕩的。現在這里的空調、座椅板凳、書架、盆栽等等物件都是我自費添置的。這里很安靜,我可以安心創作,不會有太多商業性內容來干擾。平時孩子們在畫畫,我就自由地看看書,做做研究。”陳偉雄說道。
報功祠作為陳偉雄創作的基地,周末或者寒暑假便開展國畫、素描、油畫等公益教學活動。帶著女兒來拜師學藝的潘小寶說:“去年了解到這里可以跟廣美的老師學習畫畫,而且看到教學的整體氛圍很輕松,與其他類型的商業培訓機構大不一樣,所以今年就毫不猶豫地帶著女兒過來學習。”陳偉雄則表示:“我的學生有小朋友,也有已經年過半百的,感謝政府給我這個祠堂來利用,不收場地費和水電費,我們就盡可能的服務大家。只要來學畫畫,我都歡迎。”
學員與老師合影留念。
北滘桃村從2017年開始進行古村落活化改造,將桃村建設成“桃源故里”。活化工作除了完成硬件建設外,還注入文化內涵, 使古建筑得到活化和充分利用。桃村挖掘活化自己的歷史資源,發掘利用本地的人才,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專心發展自己特長的空間和場所的同時,也服務了當地的村民。(邵巧玲)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